第6章 伊斯蘭教曆(1 / 1)

世界上最早的陽曆,是由古埃及人創造的;而世界上最早的陰曆,則分別由古巴比倫人和我們的祖先所創造。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使用的陰曆,和我國夏朝(公元前21世紀到前16世紀)使用的陰曆相似,都是每隔兩到三年設置一個閏月,使它和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互相對應。這類陰曆在紀年方麵,可以說是和陽曆完全一致。所以,有人把古巴比倫的陰曆和我國的夏曆稱為“陰陽曆”。

那麼,世界上有沒有純粹的陰曆呢?有,那就是穆罕默德創建的伊斯蘭教曆(又名“希吉來曆”,中國舊稱“回曆”)。它是一種純粹的陰曆,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並不對應。請看下列兩個日期:伊斯蘭教曆的元年元旦,就是穆罕默德進入麥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教曆元旦比陽曆(公曆)元旦要晚六個半月。

卡立德進軍大馬士革城下,是在伊斯蘭教曆14年1月16日,即公元635年3月11日。教曆一月比陽曆(公曆)一月隻晚一個多月。

時間僅僅相隔13年,教曆的一月,就從炎熱的盛夏變成了春寒料峭的初春。

教曆究竟是怎樣紀年的呢?伊斯蘭教曆以月亮圓缺一次作為一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個月為一年。每個月平均29天半。但是,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要略多於29天半,所以,每隔兩到三年要加閏日一天。這樣,教曆的常年是每年354日,閏年是355日,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時間365日又5小時48分40秒,要少11天左右。因此,教曆的紀年和陽曆(公曆)很不一致,也和我國所用的陰曆(夏曆)不一樣。例如,從教曆創始的一年(即公元622年)到公元1931年,公曆和夏曆都經曆了1310個年頭,而教曆由於每年要少11天左右,所以經曆了1350年。教曆比公曆和夏曆要多出整整四十年。

正因為教曆是純粹的陰曆,所以它和四季無關。譬如說,今年的教曆元旦在夏季,那麼,八年以後教曆的元旦就在春季,16年後教曆的元旦卻在冬季,而24年後教曆的元旦則移到了秋季。

為了區分四季,便於農作物的耕種和收獲,阿拉伯人民又創造了一種陽曆。這種陽曆以“春分”日(公曆3月21或22日)為一年的開端,平年365日,閏年366日。但是,這種阿拉伯陽曆隻用來計算耕作的日期,並不用來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