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相信這是明朝嗎(3)(1 / 3)

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終於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這本書約有200萬字,共52卷,記載了1892種藥材,新增藥物374種,記載處方多達10000多個,附圖1000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麵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也作出貢獻,就連達爾文也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除了這本能夠影響全世界的《本草綱目》之外,明朝醫學方麵的著作還有《普濟方》《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針灸大成》《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等書籍。

中國古代的曆朝曆代之中,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科技的發展就能夠提高國家的發達水平,到了明朝,農學方麵也有了很多非常著名的著作問世。

公元1376年,俞宗本撰寫了一本叫做《種樹書》的農學著作,顧名思義,這本《種樹書》記載的就是如何種植樹木,其中就有很多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方法。

公元1406年,朱橚撰寫的《救荒本草》問世,這個朱橚可不是普通的百姓,他是朱元璋第五個兒子,身為王爺的他對於江山社稷等大事似乎根本就不上心,反而對於醫學和農學非常感興趣。在他的一生之中,他撰寫了四部書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救荒本草》,這本書中記載了414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毫不誇張地說,這本書是開拓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那就是野生植物學。

中國封建社會之中,百姓們流離失所的日子並不少,尤其是在每個朝代末期,都會出現賦稅繁重、災害頻繁的現象,到了這種時候,老百姓們也隻能依靠草根、樹皮果腹。朱橚得知了這種情況之後,就決定要描寫一本專門記載這些野生植物的書籍。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觀察,記錄了多種野外之物,並且還描述了這些野外植物的外觀特征等,所以,《救荒本草》在植物描述方麵具有較高水平,能抓住植物的一些主要特征。如花基數、葉脈、花序等。此外還使用了一些易為學者和民眾接受,能夠簡潔、確切地描述出植物特征的植物學術語,對植物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除了種植物方麵得到了發展,就連畜牧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不過並不是指明朝出現了某種非常罕見的動物,而是出現了獸醫方麵的書籍,這就是由喻仁、喻傑合著《元亨療馬集》,書中記載了很多對動物的治療方法,其中很多種治療方案沿用至今。

農業和紡織業技術的發展,讓明朝在農業生產方麵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科學技術則是改變了中國封建社會以冷兵器擅長的軍事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火藥的廣泛應用。

早在魏晉時期,火藥就已經出現在了曆史的舞台上,但是沒有什麼科技含量,更多的則是用在藥理方麵,到了宋朝,火藥才開始進入軍事領域,但並未完全發揮其功效,直到明朝,火藥在軍事領域的運用才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甚至可以說明朝能夠建立,也得力於火藥武器。

想當年,朱元璋剛剛發展了自己反元的隊伍,但是和蒙古騎兵相抗衡還是非常吃力的,就在這個時候,起義軍中有一個叫做焦玉的人拿出了自己研製的火器,並向朱元璋說明其厲害程度。就是因為擁有了這樣一個寶貝,朱元璋的部隊才能在和蒙古騎兵相對抗的時候取得絕對的優勢。嚐到了甜頭的朱元璋趕緊讓焦玉繼續研究火器,以便對抗其他起義軍部隊。在此之後,當朱元璋和陳友諒交上手的時候,也正是因為合理利用了火藥,才能夠取得關鍵性戰役的勝利,比如洪都保衛戰、比如鄱陽湖大戰。

也正是因為從火藥之中得到了好處,所以縱觀整個明朝,無論哪一個皇帝,都非常注重火藥在軍事領域中的運用,甚至在自己的禦林軍之中也建立了專門使用火藥武器的軍隊——神機營。

神機營並不像是東廠錦衣衛那樣大名鼎鼎,它的主要職責就是“內衛京師,外備征戰”,他們手中所持有的武器正是明朝最先進、最高科技的火槍。據史料記載,神機營成立於永樂年間,朱棣最開始的目的是要建立出一支炮兵精銳部隊,完成特定的軍事任務,這樣說起來,有點類似現如今的特種兵部隊。

可以說在明朝初年,他們所掌握的火藥技術遠遠先進於西方世界,但隨著社會治安的穩定,火藥技術也停滯不前,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反而被西方世界所超過。在這個時期,葡萄牙的海軍常常和海盜相互勾結,對於明朝的沿海地區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明朝負責抗擊葡軍的官員發現葡萄牙艦艇上的火炮,覺得這種武器不僅射程遠,殺傷力也足夠強大,如果中國的船隻上麵也擁有這樣的武器,別說葡萄牙了,就連“蘋果牙”也不敢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