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陸九公大營外,陳誌元與史強生都在旗門下,看大刀常勝挑戰,對方無一人敢出,倒也解氣。
看看接近午時了,陳誌元就要傳令暫時收兵,不料對方營中戰鼓突然大響!
陳誌元與史強生眾人看時,隻見對麵大營中,營門開處,有一僧人托缽縱馬先出,後麵是陸九公在眾將簇擁下領兵衝出!
眼看陸九公人馬列成陣勢,那僧人托缽縱馬,前來迎戰大刀常勝。陳誌元大驚道:“鳴金收兵!”
史強生不解:“天王,對方不過一個僧人出馬罷了,為何一見他就要鳴金收兵?”
陳誌元道:“可恨那陸九公,數日不出,卻原來是請了這托缽僧來,顯然是要謀害我大刀常勝將軍啊!”
史強生聽了,原來陳誌元是怕這托缽僧,怕他斬了常勝啊!這托缽僧很厲害嗎?也罷,我且教他托缽僧吃我一箭,才好顯我手段!
不過,陳天王如此重視這僧人,想必他有過人之處,隻怕一箭難以射死吧?
於是史強生張弓搭箭,望定托缽僧,“嗖嗖嗖”地是一連九箭!
史強生連珠箭出,陳誌元中軍鑼響。
常勝聽得鑼響就要回馬歸本軍陣中。然而,說起來也是他倒楣鬼常勝該倒楣或是該死吧?
鳴金聲裏,托缽僧也是一愣:怎麼?老衲才出陣,你們就要退了?!這麼一愣神的功夫,托缽僧乍聽得利箭破空之聲,再抬眼看時,九箭連珠射到!
托缽僧心中暗暗喝彩:想不到陳誌元手下,竟有如此善射之人!
托缽僧當即舞動單刀,擋下來箭。然而史強生箭術的確高超,托缽僧單刀不能盡數擋下來箭,特別是那最後一箭,竟是後發而先至,托缽僧自然地於緊急中抬左臂擋箭。
原來,他手中還托著個缽呢!這缽就是他的招牌,上戰場也托在手中。
若是空手,托缽僧就能一把抓住這支箭,然而手中有缽,托缽僧這麼一擋,猛然想到:
我這缽若是受了這一箭,隻怕是要被射壞了。於是,好一個托缽僧,為了缽,竟然用左臂來擋箭,那就不免要中箭流血嘍!
托缽僧雖中箭,卻行若無事,左臂送到嘴邊,一口把箭咬住,拽了出來。嘿,一拽之後,這下子可了不得了!
小臂上那鮮血直流,順著手臂流到了缽上,於是出現了詭異的事情:托缽僧當時就覺得自己全身精血如被抽幹了一樣,眼前一黑,跌下馬來!
其實呢,讀過拙作《兩世為仙》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是托缽僧無意間完成的一個儀式,若是在修仙者那裏,叫做“法寶滴血認主”。
隻是,托缽僧此時隻是一介凡人,那缽本是二階道器,比較而言之,缽的品階雖低,托缽僧的修為卻是更低得沒影兒!
也幸虧這缽的品階不太高,否則,這下子就能要了托缽僧的命!
且說這滴血認主,當時就令托缽僧如同被抽幹了精血的幹屍,倒下馬來了。
常勝正要打馬而回,聽了動靜,一看托缽僧落馬,就要來撿個現成的便宜!
等到他縱馬趕到托缽僧跟前,揮刀欲砍時,卻見托缽僧已經醒來,睥睨著自己,微微而笑!
原來,托缽僧雖一時如被抽幹了精血,但隻在幾個呼吸之間,就又覺得有無盡精力,注入己身,登時又生龍活虎一般了;連那臂上的傷也都長好了!若不是衣袖上還有血跡,誰能相信托缽僧剛剛受了箭傷?
不僅如此,托缽僧更覺得自己的缽,竟如知道自己心意一般!似乎自己也能知道這缽是有其心意的呢!
隻是此時托缽僧顧不上多想,也沒料到他常勝在聽了鳴金號令後,居然不聽號令,轉回來斬殺自己!
托缽僧微微一笑,大刀常勝是驚得魂都飛了!隻道:糟糕!我向來自大好勝,今番不聽號令,卻是中了他的計了!
托缽僧不待那常勝大刀劈到身上,隻將身子一扭,躲過常勝大刀,抬手上擋,單刀磕上常勝大刀,隻聽“嗆郎”一聲響,常勝大刀不由自主地向上反彈了起來。
托缽僧卻是貼地一旋,便使了個旋子,手中單刀,一順勢,同時就斬向了常勝的戰馬,當場就將馬的兩隻前蹄斬掉了。這可是真真正正的“馬失前蹄”喲!
於是這大刀常勝,馬倒,人也倒了下來!
托缽僧早已立起身形,隻上前一步踏去,就將這常勝踩踏得動也不能動彈!
那陸九公常思琛等一見托缽僧活捉了常勝,一聲令下,諸軍一齊擁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