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欲濟文事需武功。
虎嘯高岡走獸懼,鷹擊燕雀長林空。
千條妙計須人做,萬古英名誰與成?
指影談虛俱無益,五百壯士任縱橫。
話說宋義、徐文虎、張猛兄弟三人,保著三家馬車,行到牛角縣與平安州霍山縣交界處,正說笑前行,突然一聲號炮,前麵一軍擺開,擋住去路,為首一將,向三人大喝道:
“爾等竟敢偷運軍資,資助賊人李詩劍,還不速速受死!”
原來是那景須陀的妻弟聽到部下敗兵報告,就親自率領三千軍,繞道三家前頭來了。
三兄弟一見這個情形,就知惡戰難免,也不多說,徐文虎護住三家車輛,保護三家老小,跟在宋張二人身後,宋義與張猛則是打馬前衝。
那邊是三千軍馬一擁而上。這邊是猛將發威。
景須陀妻弟隻道先前三百兵捉不住他三人,這回三千人總應該能捉得住吧?他哪裏知道這三人中,兩個都是天下武考中有名號的人物!
但見宋義鐵槍槍出如巨龍攪海,張猛金錘錘過如山崩石裂,那徐文虎雖然武藝不如這兩位,但是一杆長槍也是槍槍見血,招招要命。
突然又有戰鼓聲響!原來是霍山縣這邊,太平軍守將安公子明帶一千人巡邊,見了這邊戰鬥,就打了過來。
安分子明就想: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又況且那戰陣垓心三員猛將,如出山的猛虎呢!
如今各方都在大招賢才,我太平汗皇也早已下令招賢,我若能招得他三將,隻怕汗皇也要記我一功!
於是,安公子明令部下大擂戰鼓,呐喊著衝殺過來了!
景須陀妻弟一見難勝三將,又有那霍山縣敵兵到了,當即喝令撤退!然而,東風無力百花殘,來時容易去時難!
那徐文虎見敵將要跑,張弓搭箭,望定他後心就射,隻聽得一聲慘叫,景須陀的孩子從此就沒有舅舅了!
不說牛角縣敗兵逃回,自然向景須陀報告。現在這邊,安公子明來到近前,就馬上向三將施禮:“敢問三位壯士高姓大名?”
徐文虎道:“這位將軍,我是李詩劍師兄徐文虎。”
安公子明聽了,當時就趕緊施禮:“原來是我主汗皇的師兄!末將安公子明,奉命巡行這霍山縣,不想卻幸運得很,遇到了徐將軍!”
當時安公子明又與宋義張猛分別見禮,迎三將並三家人進入霍山縣衙,另派人加急快報平安州李詩劍。
原來李詩劍留弟弟李詩君、田夢常、徐興等人鎮守順義州,以備攻防楊清才,自己卻來到平安州,著手籌備西進,征討忠州皇甫俊友。
當時李詩劍聽說師兄徐文虎與結義兄弟宋義張猛到了,心中十分高興,不等他三人往平安州城中來,就親自帶文子明、燕君平等人與親衛兵,前到霍山縣來迎接。
李詩劍與眾人交談,並不稱孤道寡,而是你我相稱,十分地平易近人。
張猛道:“汗皇為何如此自謙?”
李詩劍笑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太平汗國,不是我李詩劍一個人的汗國,而是與大家共有。雖然我做的是汗皇,但細說起來,其實隻是一個總負責人罷了——
在我看來,我太平汗國文臣武將,皆有職司,便是平民百姓,也有其應盡之職——雖然職事有大小,但都是太平汗國一分子。我又何必自視高人一等?”
這番話,宋義張猛自是聞所未聞,聽得心悅誠服!
李詩劍又見過了三家老小,其實是宋義張猛兩家老小,徐文虎是獨自一身。眾人講禮完畢,於是都隨李詩劍往平安州來。
出了霍山縣衙,臨上馬時,張猛見李詩劍所騎火雲駒極是雄壯,讚道:“我主汗皇,這是火雲駒吧?果然是好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