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
意譯是“神聖的喜劇”,但丁原題為《喜劇》。這首詩的寫作年代不確定,大概是1307-1321年之間陸續完成的。全詩分為《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詩人采用中世紀流行的夢幻文學的形式,敘述自己在人生的中途迷失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剛開始登山,忽然出現三隻野獸——豹、獅、狼攔住了去路。在危急關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他受貝阿特麗采之托來拯救但丁,並引導他遊曆了地獄、煉獄,最後貝阿特麗采引導詩人遊曆了天堂。書中充滿了寓意,比如豹象征情欲,獅子象征暴力,狼象征貪婪,它們象征著阻礙人們走向光明的邪惡勢力;維吉爾象征著理性哲學,貝阿特麗采象征著信仰和神學。作品的主題是表現人類經過迷惘和錯誤,經過苦難和考驗,在理性的指導下走向光明與至善的曆程。圍繞著這個中心,《神曲》藝術性地總結了中古文化,同時也有著強烈的現實性,更有不少內容直接取材意大利的現實生活,有鮮明的政治傾向。《神曲》結構巧妙嚴整,全詩分三部,三行分節,奇偶連韻,每部33篇,加上敘詩共100篇,每行長度又大致相等,看起來勻稱整齊。
騎士文學
11、12世紀的歐洲進行了多次十字軍東征。由於戰爭需要,很多小封建主作為騎土從軍,逐漸形成了“騎士精神”。其信條是“忠君、護教、行俠”,把“榮譽”看得高於一切,還要效忠和保護女主人。騎士文學的主要體裁有抒情詩和敘事詩。法國的騎士文學最為興盛。普羅旺斯的騎士抒情詩非常繁榮,主要表現騎士們的“典雅的愛情”,中心主題是騎士對貴婦人的愛和崇拜。《破曉歌》是其代表作。騎士敘事詩又稱騎士傳奇,主要流行於法國北部地區,內容一般寫騎士對貴婦人的愛情,寫他們為博得榮譽和貴婦人的青睞,進行各種冒險活動。《特裏斯丹和伊瑟》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騎士敘事詩的情節大多荒誕,但它的結構形式、人物刻畫及心理描寫等對後來歐洲長篇小說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薩迦
“薩迦”一詞源於德語,本意指短小的故事。指冰島和挪威人用文字記載的古代居民的口頭創作,是一種散文敘事體文學,包括神話和英雄史詩,大約形成於10~14世紀,在12~14世紀被記錄下來。13世紀是“薩迦”創作的黃金時代,這期間至少有12部薩迦問世,主要反映氏族社會的生活。流傳至今的薩迦從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史傳薩迦”和“神話薩迦”兩類。“史傳薩迦”亦稱“家族薩迦”,主要作品有《定居記》和《冰島人薩迦》等。前者列舉了930年以前到冰島定居的名人年表和許多關於宗教、法律、習俗等的材料:後者敘述了950-1130年冰島有名望的人物的生平、成就和他們的身世,大部分是短篇,其中著名的有《貢勞格傳》和長篇《尼雅爾傳》《海姆斯克林拉》(即《挪威王列傳》)等。“神話薩迦”包括屬於神話一類的古代英雄傳說,如《沃爾鬆格傳》等。14世紀中期以後,“薩迦”的創作藝術開始衰退,但因為其保存了豐富的北歐史傳故事材料而在歐洲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曆史與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