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浪漫主義音樂(3 / 3)

主要作品有4首敘事曲,4首諧謔曲,3首奏鳴曲,27首練習曲,19首波羅乃茲,58首瑪祖卡,17首圓舞曲,4首即興曲,2首幻想曲,21首夜曲以及兩部協奏曲等鋼琴作品。尚作有若幹搖籃曲、船歌、回旋曲、室內樂曲和歌曲等。

學習期間,喜聽巴黎上演的歌劇(歌劇藝術為當時法國的一種時尚),並在巴黎音樂院圖書館埋頭鑽研總譜,受格魯克影響較深。後不顧父母的反對,從師學樂。直至1826年方得到父親的許可,入巴黎音樂院學習作曲。學習期間,迷上了莎士比亞的戲劇,並博覽文學、哲學等著作。1830年創作了著名的《幻想交響曲》,同年他創作的清唱劇《沙達那帕》獲羅馬大獎,遂於翌年赴羅馬進修。在意大利期間,與門德爾鬆、格林卡等人相識。

1832年返回巴黎後,創作進入旺盛期,並從事音樂評論、指揮等工作。1832年應帕格尼尼之托,創作了為中提琴和管弦樂隊而作的四樂章的《哈羅爾德在意大利》(哈羅爾德為拜侖所作敘事詩中有著不幸遭遇的主人公)。1844年完成管弦樂序曲《羅馬狂歡節序曲》,同年並出版所著《管弦樂法》,是號稱配器大師的柏遼茲對管弦樂法的重大貢獻。1846年完成大型戲劇合唱《浮士德的沉淪》(根據法譯詞腳本譜曲),1852年在魏瑪上演了他的歌劇《切裏尼》,1858年創作了歌劇《特洛伊人》。50歲後,接連喪妻喪子,在孤獨寂寞中病逝於巴黎。

《幻想交響曲》是他最大的傑作。這部交響曲副題為“一個藝術家的生活片斷”,由5個樂章組成:夢幻與熱情、舞會、田野景色、赴刑進行曲和妖魔夜宴之夢。這部交響曲使用一“固定樂思”代表曲中女主人公,並在各個樂章中加以變化發展。《幻想交響曲》是標題交響曲的範例,為柏遼茲所首創,亦開浪漫主義標題音樂之先河;它以固定樂思的手法貫穿全曲,也為後人所效仿。他還是一位管弦樂法大師,以色彩斑斕的配器,以及龐大的樂隊編製,展現了音樂巨大的表現力和大膽的革新精神,給德國浪漫主義音樂家以強烈的影響。他的音樂評論在19世紀歐洲的音樂生活中也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李斯特

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李斯特(1811.10.22~1886.7.31)是古今罕見的鋼琴演奏大師,與瓦格納同為探索新音樂的作曲家。他生於匈牙利的肖普朗。父親為埃斯特哈齊公爵領地的管事,並是個音樂愛好者。李斯特6歲從其父學鋼琴,三年後即登台表演。1820年赴維也納師從車爾尼(鋼琴)和薩裏埃利(作曲)。1822年巡回演出於歐洲各地,於1823年秋至巴黎。1831年聆聽了帕格尼尼的演奏後,立誌做“鋼琴的帕格尼尼”。他在巴黎與浪漫主義文學家、音樂家肖邦、柏遼茲、帕格尼尼、雨果、喬治·桑等人結成深厚的友誼,深受他們的影響。1848年任魏瑪宮廷樂長,期間創作了許多作品,撰寫了不少音樂評論文章,大力介紹浪漫主義新音樂。1861年赴羅馬,在這裏他熱衷於宗教音樂和清唱劇的創作,加入天主教,並於1865年羅馬教皇賜予李斯特方丈頭銜。1875年創建布達佩斯音樂院,親任院長兼教授。他的思想矛盾重重,既有積極要求變革生活的沸騰的熱情,又有懷疑和失望的消極情緒(前者是主要的);在藝術上,曾與市儈的庸俗保守的風氣進行不懈的鬥爭,大膽進行革新,並與匈牙利民間音樂保持著密切的聯係。表演華麗而近乎誇張。作有大量不同體裁的作品,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鋼琴音樂和交響曲。他在貝多芬的鋼琴創作基礎上,講一步擴大了鋼琴藝術的表現力,而且他的音樂以標題性為其特色,並首創“交響詩”這種新體裁,極大地影響著後世標題音樂的創作。

作有交響曲《但丁》和《浮士德》,交響詩《前奏曲》、《塔索》、《瑪捷帕》等14部,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A大調鋼琴協奏曲、鋼琴與管弦樂隊《死之舞蹈》,鋼琴奏鳴曲,19首匈才利狂想曲,以及鋼琴獨奏曲、歌曲等,並作有《高級練習曲》(1851)等。

約翰·施特勞斯

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施特勞斯(1825~1899)是老施特勞斯的長子,人稱“圓舞曲之王”。自幼酷愛音樂,但老施特勞斯反對他學音樂。初為銀行職員,並私下學習小提琴,後又學作曲。1844年自組樂隊演出,在舞會上博得好評,形成與其父之樂隊競爭的局麵。後陸續創作了大量舞蹈音樂。1846年與父和解。1849年喪父後,與其父樂隊合並,演奏於歐洲各地,使維也納圓舞曲一時風靡全歐。持續性繁忙的演出生活,使他過度勞累,於1853年引起神經性疾患,將樂隊交其弟約瑟夫和愛德華交替指揮。1855年赴俄國任彼得堡羅包洛夫斯基公園夏季音樂會指揮。1863~1870年任新皇帝弗蘭茲·約瑟夫的宮廷舞會指揮。1872年應邀赴美演出。1899年74歲時患肺炎而逝於維也納。死後在維也納塑其銅像,以示紀念。

約翰·施特勞斯一生創作數量巨大,作有維也納圓舞曲及其他舞曲約400餘首,其中以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涯》、《春之聲》等最著名。尚作有《蝙蝠》、《阿裏巴巴與四十大盜》、《吉普賽男爵》等16部輕歌劇,成為維也納輕歌劇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