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蒂格爾又以頑強的毅力攻向最後的堡壘,經過反複實驗,終於在1709年3月燒製出歐洲第一件白釉瓷器。
1710年1月23日,國王勒令在德累斯頓20千米之外的阿爾布累希茨堡建立麥森(Meissen)王室瓷窯,並於1710年6月正式開業。為了趕製複活節王室用瓷的需要,國王提供給伯蒂格爾兩件瓷杯樣品。依據這兩件參考用的瓷杯,伯蒂格爾製作了無釉杯、施釉杯、瓷盤、碗缽等複活節所需的一批瓷器。從此,麥森王室窯所生產的瓷器名聲大震,逐步傳至世界各國。但最初製瓷用的是次維考粘土,在燒成時極易開裂,正品率很低。經過伯蒂格爾的努力,終於用一年時間在德累斯頓西南90千米發現生產硬質瓷所需的優質高嶺土,並因產地取名“施諾瓦白土”。這裏的瓷土一直開采到19世紀中葉。伯蒂格爾反複優選瓷土、改進窯爐,最終燒製出優質白瓷器,而且在1713年春天開始批量生產,並因此得到普遍的讚賞。這時生產的麥森瓷器可謂名副其實的硬質瓷器。
18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麥森瓷廠大量仿製日本柿右衛門和伊萬裏彩繪瓷器,如八角形器皿、帶蓋茶碗以及裝飾形式,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這與奧古斯都二世喜愛日本瓷器具有直接關係。
歐洲的瓷器也分硬瓷和軟瓷兩種,硬質瓷與中國瓷器一樣,采用高嶺土為原料,燒色程度高;軟質瓷以陶土和玻璃為原料,燒色程度低,壁體呈白色半透明狀。德累斯頓的硬瓷燒製方法在當時是極為保密的,盡管法國自1769年開始掌握了硬瓷燒製的方法,但18世紀法國主要是以軟質瓷為主。法國塞弗爾(Severs)瓷窯是最著名的瓷器產地,路易十五世(Louis X Ⅴ,1710-1774)的寵姬蓬帕杜爾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21-1764)是該窯的庇護者。塞弗爾瓷器的裝飾特點是在器皿的兩麵中央繪以羅可可式的裝飾紋樣,多以青、綠、黃或玫瑰色為底。從1757年至1764年該窯產品大多是蓬帕杜爾夫人所喜歡的玫瑰色底,所以亦稱“玫瑰色蓬帕杜爾式”。現藏巴黎布特·巴列博物館的《水壺與水缽》便是代表作品,器物的造型帶有羅可可式的優美曲線,水壺的兩麵和水缽的四麵裝飾著白底金色的植物紋樣,其餘部位均以玫瑰色為底。另外,塞弗爾窯的白色瓷塑也是相當精致的,不少有成就的雕塑家也都從事過瓷塑的設計,它與德國流行的彩色瓷塑趣味迥然。巴黎盧浮宮藏的《泉》雖然是一件彩色瓷塑,但它與青銅底座的組合卻非常諧調,是一件成功的陳設品。
在英國,自18世紀以來,斯特弗德希地區的斯脫克(全稱“托倫特河畔斯脫克”Stoke-on-Trye),相繼出現威爾頓、喬桑·韋奇伍德(Josiah Wedgwood,1730-1795)等著名陶藝家,迎來英國陶瓷史上的新紀元。而喬希亞·斯普特父子同享有英國陶藝之父稱號的韋奇伍德一樣,為英國近代陶瓷工藝的發展作出過傑出貢獻。大喬希亞·斯普特以改進轉移貼花而著稱;小喬希亞·斯普特則以完成硬質骨灰瓷而名垂史冊。
歐洲自1709年在德國德累斯頓首次成功地燒製硬質瓷之後,1718年分別在德國的柏林、奧地利的維也納、法國的塞弗爾先後出現瓷窯。相比之下,丹麥皇家哥本哈根窯的創建,在時間上晚了幾十年(1775年建窯)。當然,1730年丹麥已經招聘外國化學家和技術人員,並在他們的幫助下燒出瓷器,但這時的瓷器隻是軟質瓷。
皇家哥本哈根瓷窯的創建者、化學家F。H。米勒,早就對研究硬質瓷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自1771年建成瓷窯開始,就不曾間斷地進行硬質瓷的研製,終於在1775年燒製成功丹麥最早的硬瓷。
木工藝
在羅可可時期的工藝美術領域中,木工藝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其中家具的設計和製作工藝是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的,在崇尚豪華奢侈的宮廷生活中,家具是室內裝飾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法國羅可可時期的家具工藝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即攝政時期(1715-1723)和路易十五時期(1723-1774)。前者是法國家具從巴洛克發展到羅可可的過渡階段,史稱“攝政時期風格”,後者是羅可可式家具繁榮發展的階段,也稱“路易十五風格”。
攝政時期家具造型所出現的明顯變化是基本以彎腿代替了過去的直腿,以曲線造型充分形成了輕柔流暢、富於韻律的裝飾效果。在裝飾手法上廣泛運用了雕刻、貼木、鑲嵌以及貼金、模塑等技術,裝飾題材則以螺紋花卷、蚌紋、莨菪葉簇和彩帶等為主。在家具的種類上也有明顯的增加,如過去很少出現的五屜衣櫃此時已相當流行,它多采用彎腿樣式和葉簇、絲帶鑲嵌裝飾。另外,從現藏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扶手靠椅》上可看出當時的座椅家具也頗具攝政時期的風格特征。
路易十五時期羅可可家具的特點是新型家具的不斷出現和新的裝飾形式的運用。在宮廷女寵弄權的情況下曾出現了專門女用的斜蓋高腿寫寧台和小型寫字台等,另外還有小型梳妝台、文件櫃、牆角五屜櫥、方形或圓形的工作台等。這些家具的造型和結構已較為注重適用功能,在形式變化上也比較豐富。同時這些家具的裝飾手法也相當出色,除一般采用珍木貼片或多彩的方形、菱形貼木裝飾以外,絲帶或花葉的雕飾也極為工細,有的家具還采用色彩綺麗的刺繡或絲緞包襯,極盡豪華高貴之能事,特別是鍍金銅飾的運用比攝政時期更為廣泛。
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英國的家具工藝還受到歐洲大陸的強烈影響,尤其是崇尚法國式的豪華家具。但不久便伴隨著英國資產階級勢力的勃發,家具工藝越來越明顯地反映出民族的特色。
18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家具設計家和製作家是托馬斯·齊彭代爾(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他對各國的家具工藝都作過廣泛的研究,尤其是對法國哥特式和羅可可式的家具,以及中國式的家具研究頗為精深,並探索過“中國風格羅可可化”的可能性。齊彭代爾的設計豐富多彩,僅“齊彭代爾式座椅”就有3種樣式。他還設計過齊彭代爾式沙發、活動的拚合餐桌、三支腳的餅形茶桌和曲麵衣櫥、書桌等等。現藏倫敦博物館的《中國式床鋪》就是他的一件代表作品,整個床的設計吸取廣中國式的四柱形式,但高高的尖形頂蓋則是英國獨有的,它以紅黃相間的裝飾為主要色調,局部施金,獲得了奇特的裝飾效果。
除齊彭代爾以外,英國當時比較著名的家具師還有托馬斯·瓊斯(1714-1746)等人。從他們的一些作品來看,中國家具對英國產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明顯地表現在曲線運用、裝飾紋樣和漆繪工藝等方麵。同時在有些人的作品中已帶有莊重典雅的新古典主義工藝風格的意蘊。
羅可可時期,德國家具工藝的地方色彩也較為突出,但總的看來與法國相比帶有質樸而敦厚的特點。一般家具造型比較高大,裝飾也較為單純。常采用木片、象牙、銅錫作為鑲嵌材料。當然,一些帶有人物、花鳥和中國的龍等裝飾圖案的家具也相當華美。18世紀中期,法國路易十五時期的風格也在德國盛行一時,諸侯宮廷的家具無不豪華燦爛。流行的珍品櫥、五屜櫃、寫字台、座椅和台桌等在造型和裝飾上基本是對法國的模仿,有的宮廷甚至直接采購巴黎的產品。當然,較能反映德國羅可可式家具特色的情況也時而可見,例如一種綜合櫥是由珍品櫥、抽屜櫃和分類架三部分組成的,它既有龐大渾重的體積,又以簷板、圓槽和主體裝飾等獲有靈巧疏朗的感覺。另外在一些大型玻璃碗櫥和牆角窄櫃等家具設計上也反映了獨自的特色。
羅可可家具在意大利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威尼斯,這裏的上流社會自文藝複興以來表現出享樂主義傾向,對法國羅可可家具的反應較之羅馬或佛羅倫薩遠為敏感。威尼斯製作的鼓形珍品櫥、衣櫥和桌麵鏡架等多為彩繪家具,它用石膏作底,再經繪製或貼金處理,具有光潤柔麗的裝飾效果,頗富特色。另外它還吸取了中國油漆家具的工藝,但卻在色彩和裝飾紋樣上體現了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