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帝國之雄風:漢武性格(6)(2 / 3)

其次,漢武帝的猜忌令衛青更為謹慎。漢武帝對衛青的態度,初期是極度地器重,但是隨著衛青戰功的累積,出現了所謂“功高蓋主”的局麵,漢武帝開始有意栽培其他年青將領,打壓、消除衛青在軍界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衛青趾高氣揚、驕橫跋扈,很容易被找到借口,遭遇不測。

末了,衛子夫的失寵加重了衛青的危機感。美人如玉,總有年老色衰的時候。而漢武帝不是唐明皇和明神宗,沒有與衛子夫長相廝守的決心,於是年輕貌美的李夫人、勾弋夫人次第出現,雖然暫時沒有取代衛子夫的皇後地位,但很顯然,衛青的皇後阿姐已經失去了對皇帝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衛家的地位,看似穩如泰山,實際上卻是前景黯淡堪憂!

由此看來,衛青的小心謹慎,並非無來由的隨意所為。有道是“小心駛得萬年船”,衛青終於平安無事地度過餘生,得了個善終。但是他的兒子們、他的皇後阿姐以及太子外甥,還要苦苦煎熬……

三、橫空出世、勇冠三軍:誰栽培了霍去病?

某日,大將軍衛青突然發現自己的府邸有些不尋常。到底有些什麼不尋常?衛青想了想,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其一:昔日車水馬龍的府前,如今門可羅雀!

其二:府中那些門客,不知何時悄悄地散去無蹤。

所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古代的門客仿佛今世股市中的遊資,靈敏地捕捉趨勢的變化,所謂趨炎附勢,他們的離開,表明大將軍衛青在權勢場上的失意淡出。

但是,這些門客去了何方?他們看中了哪個權勢場上的新寵兒?在自己的外甥、大司馬霍去病的府中,衛青的疑惑登時煙消雲散,心中雪亮明白。

霍去病,你又是何方神聖?霍去病的娘親,叫衛少兒。這個衛少兒可不是一般女子,她是皇後衛子夫的姐姐。當年衛嫂生下三個女兒,大女兒君孺,嫁給了名將公孫賀。小女兒子夫,當今皇後。這個衛少兒,正是衛嫂的次女。

但衛少兒的合法丈夫是開國元勳陳平的曾孫——陳掌,何以會有個兒子姓霍呢?原來衛少兒在嫁給陳掌之前,曾與一位霍先生發生了一段短暫而羅曼蒂克的故事。霍去病,正是衛少兒與霍先生的愛情見證。

因為有個當皇後的姨媽,霍去病18歲就當上了侍中,在宮廷裏做事。從這個職位幹起,到封爵冠軍侯,不過數年,離官拜大司馬,也僅僅十餘年。這些,可不是依靠裙帶關係的照顧,而是沙場廝殺、

霍去病的崛起,如同一顆流星,橫空出世!但霍去病的崛起,絕非無心插柳柳成蔭。霍去病的身後,站著一個巨人。這個巨人就是當今皇上——劉徹。

這事要從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說起,霍去病的官職是驃姚校尉,雖是衛青的手下,卻得以自領精銳騎兵800人,獨立作戰,尋找立功機會。

誰給了他這些特權?當然是衛青。衛青又是在奉承誰的意思?史書記載得很清楚,是皇帝劉徹特別交代,讓霍去病獨立作戰。

皇帝的偏愛得到了回報,在戰場上,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及八百騎兵,在茫茫大漠裏奔馳數百裏尋找敵人蹤跡,斬敵二千餘人,匈奴單於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讚歎他的勇冠三軍。

三年後,霍去病受命為驃騎將軍,主持河西方麵的戰事,在第一次河西戰役中,霍去病在千裏大漠中閃電奔襲,轉戰匈奴五部落,在皋蘭山惡鬥匈奴盧侯、折蘭王。

是役,霍去病的驃騎軍團一萬精兵僅餘三千人,可謂慘勝。匈奴方麵,盧胡王和折蘭王8000餘人陣亡,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被俘虜,休屠王用來祭天的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

在第二次河西戰役中,霍去病推進到祁連山,再次大破匈奴,根據後來朝廷方麵的戰報,此戰的戰果是:收納降虜二千五百人,斬首三萬二百級,匈奴五個王、以及單於閼氏、王子五十九人,大小貴族六十三人。

霍去病對匈奴右翼的連續重擊終於讓匈奴內部出現了裂縫,河西戰場兩位指揮官:渾邪王與休屠王,害怕單於的責怪,請求歸順漢朝。

負責接收渾邪王與休屠王投降的,還是霍去病。結果霍去病一露麵,便引起了匈奴人的恐慌,很多匈奴將領不願意做叛國賊,紛紛溜號。霍去病橫刀躍馬,斬其欲亡者八千人,頓時亂哄哄的匈奴人鴉雀無聲,不敢亂說亂動,霍去病從容不迫地帶著渾邪王回來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