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醫道之宗《黃帝內經》及其之前的醫學著作(1 / 2)

在我國現存的醫學文獻中,《黃帝內經》並不是最早的。從《內經》本身的記載中,或先秦諸子中的許多著作中都可證明,在《內經》之前,我國醫學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由《內經》的內容來看,它成編以前的古代醫經著作主要有:《揆度》、《明堂》、《上經》、《下經》等。可惜這些著作都已經亡佚,僅在《內經》中能見到它們的名稱及極少的引證內容。

1973年冬~1974年春,在長沙附近的馬王堆發掘的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葬中,發現一批醫學資料,一部分為帛書,一部分為簡牘。據考證,其抄寫年代不會晚於秦漢之際。根據其內容來看,可以肯定是《內經》以前的著作。據近人考證,因為這部分資料中的有些用字與《詩經》相同,所以這些資料約與《詩經》的年代相近,約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之前,也就是春秋中葉以前。這批醫著的主要內容黃帝像有:關於11脈的記載、52種疾病的醫方、一幅彩繪的導引圖、一部分體例與《內經》相似的有關養生的論述。此外,還有一些關於“食氣”、“脈法”、“灸法”、“砭法”、“死候”等的零散記載。另外,在現存的一些“史書”、“子書”或“經書”中也保存了許多零散資料,其中《管子》、《呂氏春秋》和《左傳》中保存較多。從漢至唐,保存下來的醫學著作不多,但它們對後世的影響都很大,均可看做是我國醫學的奠基之作。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理論巨著。它為中醫學奠定了較為堅實可靠的理論基礎,其成書標誌著祖國傳統醫學理論體係的初步形成。後世醫家大多在《內經》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加以闡發,從而形成不同學術流派和競相發揮的各家學說。現在中醫運用的傳統基礎理論仍以《內經》為主要依據,臨床實踐也以它為指導。因此,講中醫必得說到《內經》。《內經》的產生絕非偶然,它是春秋、戰國、秦、漢以來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在西漢以前所出現的許多古典醫學文獻基礎上,總結、彙集編輯而成的。

相傳《黃帝內經》為黃帝、雷公、岐伯和俞跗等人討論醫藥的筆記,實際上它是後人總結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寫成的。從其內容、文氣和作者思想來看,它可能不是出於一人手筆,而是幾個人先後寫成的。原書編成於西漢,收集、編輯了春秋至西漢的醫學著作,因流傳中有亡佚,後人在整理、注釋時又將西漢以後的醫著偽稱《內經》原文補充了進去,所以現在看到的《內經》不是原書,而是經過西漢以後,特別是唐宋醫家補充過的。就其醫學學術思想看,《內經》主要反映的是春秋戰國、西漢的醫學成就。由於黃帝氏族文化的發展是多方麵的,從無到有,盛況空前,曆代的人們都以自己是黃帝的子孫為榮,各派學說都將自己的文獻冠以“黃帝”之名,一為顯示學有所本,二為引起世人重視。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共18卷,162篇。這部巨著對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現象以及診斷治療方法,結合當時自然科學成就,進行了客觀分析,建立了髒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針灸和攝生等學說。

統一整體觀是《內經》的重要學術思想。它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整體,人體內由於經絡的溝通,任何一個或大或小的組織,都是互相聯係的,從而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內經》的整體觀還表現在,它認為人的健康和疾病既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即人體直接受到時間、氣候、季節和地域等自然條件的影響;也與社會因素、精神因素有密切關係,即人的貴賤、貧富、苦樂、生離死別等變化對健康有著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