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體現於生活的方方麵麵,在稱呼上也是如此。古人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對自己一般要用謙稱。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使用謙稱。《老子》說:“王侯自稱孤、寡、不穀。”“孤”和“寡”是少的意思,在這裏表示自己德行淺薄。“穀”是善的意思,不穀就是說不善。一般人稱呼自己,有愚、鄙、敝、卑等。“愚”意思是說自己比較笨,“鄙”是說自己粗鄙淺薄,“敝”指自己或己物較差,“卑”則指自己地位低下。另外,“竊”有私下、私自的意思,表示有所冒犯、唐突。“臣”指對方地位高而自己身份卑微。“仆”是奴仆的意思,表示自己願為對方效勞。“牛馬走”的意思就更加明白,是說自己願意像牛馬一樣為人奔走。
人須敬重長輩,但若對他人提起自己的家人時則須用謙稱,常用“家”、“舍”等謙詞。如自己的父親,要稱家父、家君、家嚴;母親要稱家母、家慈。其他長者也須如此,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等。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則要稱舍弟、舍妹。對自己的妻子古代多用謙稱,如內人、內子、拙荊、賤內等。如今則是用愛人、太太、夫人等平稱了。
古時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表示自己是晚生後輩。有時又稱自己不才、不佞、不肖,這是說自己才疏學淺。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意指自己地位較低。其他謙稱有在下、小子、小可,等等。
對己用謙稱,對人則要用表示尊敬的稱呼,這叫做尊稱,也叫做敬稱。
古代稱呼身份高貴者的敬稱很多。對皇帝,有萬歲、聖上、聖駕、天子、陛下等。對皇子、親王稱殿下,對將軍稱麾下。對使節稱節下,對三公、郡守等稱閣下。
“令”為美好的意思,稱呼別人的親戚時一般要在稱謂前加上此字。如稱對方父親為令尊、稱對方母親為令堂,稱對方的哥哥為令兄,稱對方的伯父為令伯,稱對方的叔父為令叔,稱對方的兒子為令郎,稱對方的女兒為令愛。
有時也用“尊”字,如稱對方父親為尊上、尊公、尊君,稱對方母親為尊堂。
“賢”一般用於稱呼平輩或晚輩,如稱對方為賢家,稱對方兒子為賢郎等。
古人稱呼比自己年長的平輩為“仁兄”,此“仁”字也是尊稱。
古時候有“先父”、“先慈”等說法,此處“先”字表示已經逝世,用來稱呼地位尊貴或者年長的人。類似的稱呼有先帝,指已經駕崩的皇帝;有先賢,指已死去的有名望的人。
古代的一些爵稱隨著曆史的發展會轉化成敬稱。比如“君”,原來指天子、諸侯,後來則變成了用途很廣的敬稱。對父親可以稱為家君,妻子對丈夫可以稱為父君。對別人稱為“某某君”,也是表示尊敬。再如“卿”,原來是官職名,後來也被用作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