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一節:四之器,講煮茶、飲茶器皿,敘述了28種煮茶、飲茶用具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兼論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
下卷六節:五之煮,講煮茶的過程、技藝。六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鑒賞。七之事,講我國飲茶的曆史。八之出,詳記當時產茶盛地,並品評其高下位次,記載了全國40餘州產地情形,對於自己不甚明了的11州產茶之地也如實注出。九之略,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等。野外采薪煮茶,火爐、交床等不必講究;臨泉汲水可省去若幹盛水之具。十之圖,把上麵的內容用圖繪成畫幅,張陳於座隅,茶人們喝著茶,看著圖,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悅。
按《茶經》所述,中國古代的茶道,到唐代中葉的時候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體係,采茶、製茶、烹茶、飲茶都有明確的規範,十分嚴謹。自《茶經》問世後,“飲茶益盛”。至如今,《茶經》影響遠及國內外,日、韓、美、英等國都有許多《茶經》的藏本和譯本。《茶經》對世界的茶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到了現代,中國的茶的種類已經形成六大類別,即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花茶和磚茶,其中以綠茶和紅茶最為暢銷。綠茶和紅茶等是根據茶的製作工藝區分的。
綠茶是通過殺青(包括蒸汽殺青和鍋炒殺青)、揉撚、幹燥三道工序製成的,名品有“西湖龍井”、江蘇吳縣的“碧螺春”、江西廬山的“雲霧茶”、河南的“信陽毛尖”以及安徽的“黃山毛峰”等茶。
紅茶製作要經過發酵的過程,香味濃鬱,安徽的“祈紅”、雲南的“滇紅”、廣東的“英紅”等是紅茶中的名品。
烏龍茶又稱“青茶”,既有綠茶的殺青又經過紅茶的發酵工藝,所以有紅茶的濃鬱的香氣和綠茶的清香,其中以福建的“武夷岩茶”和“鐵觀音”較出名。
白茶除去了茶葉的苦澀的氣味,香氣清新,福建的“白牡丹”和“貢眉”以及福建的“白毫銀針”等最為出名。
“花茶”又稱“熏花茶”和“香片茶”,在茶葉製作中加入各種鮮花如茉莉、玉蘭、玫瑰、桂花、菊花、梅花等。“茉莉花茶”最具盛名。
磚茶是將茶葉經過發酵後緊壓成一定形狀的,雲南的“普洱茶”享有盛名。
茶葉雖然最早是用茶來入藥的,但以茶入饌,茶的功用越加被人們所認識。茶可以幫助消化,清心提神,驅除腥膻,也可以用於醒酒,茶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