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墨西哥煙霧成災害——20世紀90年代墨西哥的空氣汙染(1 / 1)

1992年3月16日,測知墨西哥市這個世界上最大城市臭氧高達398,即0.42%,是美國標準的4倍。每年因汽車和工廠廢氣向空氣中排放350萬噸一氧化碳,45萬噸氧化硫,60多萬噸其他氫、氮的化合物,造成居民呼吸道和皮膚疾病增多。

墨西哥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高原城市。對於墨西哥城的1800萬人口來說,這座城市的世界級空氣汙染是他們最為焦慮的。從80年代起,公眾對汙染的意識有了大大的加強,但還沒有達到願意作出犧牲的地步。因為墨西哥城的汙染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私人轎車。1992年3月16日,墨西哥政府公布的臭氧達到398的紀錄,也就是0.42%,這大約是美國聯邦標準的4倍,比十幾年來洛杉磯測量的任何數據都高。墨西哥一位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理論家說,實際上臭氧比政府承認的要嚴重得多,政府是在屋頂上測量空氣汙染情況的,而他本人是在地麵上,也就是人們生活的地方測量的,測量的結果一般顯示比政府的測量結果要高出20~25%。這種情況如果要在洛杉磯那就是三級警報的信號。

墨西哥城每年向空氣中排放350萬噸一氧化碳、45萬噸二氧化硫、35萬噸氰化合物、27萬噸氮氧化合物和43萬噸塵埃。此外墨西哥城還有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汙染物,那是煙霧變成的微小顆粒。它是一種灰褐色的廢棄物,它的標準通常是美國最大限度標準的2~3倍。這種情況導致不時采取極端防護措施,例如從1991年開始在受到威脅的市中心街頭設立了氧氣瓶,象征性地交點錢,呼吸困難的人就可以吸些氧氣。墨西哥城三麵環山,是一個盆地,因此工廠裏排出的廢氣、濃煙不易驅散,加上汽車的廢氣,使城市上空常蒙著一層灰色的煙霧,汙濁的空氣中常常散發出一種濃煙和臭雞蛋味兒,使高層建築和道路的影子從來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嚴重的空氣汙染使人們的呼吸係統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呼吸道疾病成為墨西哥城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空氣中含有過多的化學物質,以致使人們日夜都感到眼睛和喉嚨疼痛,汙染指數超過國際允許水平的天數。1986年為130天,1991年上升為303天。在墨西哥城每天早晨收音機裏都有煙霧預報。大多數居民家庭的臥室裏都有空氣淨化器,許多人受到呼吸器官和皮膚疾病的困擾,特別是兒童。做母親的是非常辛苦的,她們每天都要密切注意自己的孩子們的呼吸係統有無異常。她們要為孩子們準備非常豐富的食品和維生素A和E,以增加防汙染的抗體。上學的路上孩子們都要戴上防汙染的口罩,很多孩子都是家長用私人轎車接送上下學,這為墨西哥的城市汙染也增加了部分汙染源。在墨西哥城郊的埃卡特佩克,每天街道和房屋都被一種白色粉末所覆蓋。當地居民說像下“雪”,那“雪”是風從城市附近工廠吹過來的苛性堿粉末。在這個三麵環山的盆地裏,混濁的空氣中含有各種有毒物質。墨西哥城的煙霧除來自工業外,多半來自擁有轎車的16%的居民產生的。為了控製煙霧的汙染,墨西哥當局一直在要求得到國際技術援助,同時采取緊急措施,試圖控製工廠的氣體排放和汽車流量,削減工業,把駕駛車輛的時間限製在每周5天,某些情況下4天。此外要鼓勵學生使用減稅校車,而減少私人轎車接送孩子上下學,但是空氣質量差的形勢非常嚴重,以致必須進行更加深刻的變革。

人類雖已進入太空時代,但在有些自然災難麵前,除了消極的防禦之外,別無他法。在世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20世紀末葉,災難的種類不但大幅度地增加,而且其破壞性更加巨大,達到了極端嚴重的程度。

盡管墨西哥人民飽受煙霧之災,並且公眾對汙染的意識有了大大的加強,但長期以來仍然收效甚微,墨西哥有待於進一步改革,以改善空氣質量太差的環境。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人類要想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生活在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