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也是一條給中華民族帶來眾多災難的河流,她所帶來的洪水災害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國5000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曆史。

王景(約生於公元20年),字仲通,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西南)人。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有年,浚儀(今河南開封)附近的浚儀渠(汴渠的一段)被黃河水衝毀,影響人們的生活安定和農業生產,朝廷下詔修複。根據司空(官名)的推薦,朝廷即派王景幫助王吳共修浚儀渠。王景建議王吳采用“堰流法”,很快修好了浚儀渠,以後一直沒有再遭災,受到百姓的讚揚。“堰流法”是王景的一大創造。所謂“堰流法”,就是在堤岸一側設置側向溢流堰,專門用來分泄洪水。這次治渠成功,使王景以“能理水”而聞名。

東漢初年,河南郡境的黃河發生劇烈變化,由於河道大幅度向南擺動,造成黃河、濟水、汴渠各支派亂流的局麵,航道淤塞,漕運中止,田園廬舍皆被吞沒。其中兗州(今河南北部、山東西部、河北東南部)、豫州(今河南東部、南部,安徽西北部)受害尤重。後來,黃河以南淹沒的範圍竟達數十縣之多。劉莊即位之後,情況更加惡化。

公元69年的一天,劉莊偶然聽說王景在水利方麵很有研究,隨即派人把王景召來。王景察奏說:“河為汴害之源,汴為河害之表,河、汴分流,則運道無忠,河、汴兼治,則得益無窮。”劉莊很讚賞王景的治河見解,於是命他主持治水事宜。當年四月,王景和王吳等人率領數十萬兵民,開始了大規模的治水工程。據史料記載,這次治水工程的主要內容是:“築堤,理渠,絕水,立水門,河、汴分流,複其舊跡。”

王景這次主持的“築堤、理渠”及其相應的工程設施,工程量是浩大的。黃河千餘裏,汴渠七八百裏,合計約二千裏的築堤、疏浚工程,投資“百億”錢。而施工期於次年四月結束,總共一年時間。數十年的黃水災害得到平息,定陶(今山東定陶北)以北大麵積土地涸出耕種,農業生產開始恢複起來。

公元70年夏天,劉莊決定親自乘船沿河巡視,並叫王景陪同前往。劉莊看著兩岸整齊堅固的堤防,水上往來如梭的舟楫,對王景等人的功績讚不絕口,隨即給王景屬下治河官吏每人加官一級,特別給王景連升三級,封為侍禦史、河堤謁者(東漢主持河防工程的官員)。

●班固班昭寫(漢書》

公元64年,劉莊詔令班固撰寫漢代國史。班固是東漢曆史學家。班固出身於有良好家學淵源的史學世家,自幼博學群籍,九流百家著作多有涉獵,學無常師,9歲即能作文。其父班彪死後,他繼承父誌,開始編寫《漢書》,有人向劉莊告他“私作國史”。劉莊看了他所撰書稿後,十分重視他的才華,同意他編撰《漢書》。後由於竇憲事件的牽連,班固於公元92年死於獄中,《漢書》尚有八表和《天文誌》沒有完成,其妹班昭與同鄉馬續受和帝之命續之,終於完成了這部中國史學的第一部斷代史著作。

《漢書》紀事起於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訖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曆12世、230年。包括十二紀、八表、十誌、七十列傳,共100篇。內容恢宏,結構嚴謹,其紀、表、誌、傳四部分的編排體例與《史記》相差無幾。“紀”和“表”用來敘曆史事件和曆史進程,“誌”述典章製度,“傳”寫各類人物及少數民族的曆史。《漢書》將《史記》中“世家”一體廢除。而改“書”為“誌”,有意突出了“帝紀”對全書的統率地位,增強了“紀”的綱領性,同時“傳”更加充實,“誌”也更加明晰。

《漢書》第一次創立了《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漢書》的誌更是被後人所重視。有些誌雖由《史記》八書演變而來,但內容與《史記》大多不同。《漢書》首創了《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誌。《漢書》是研究西漢曆史的重要史籍,因為班固曾任蘭台令史,負責掌管皇家圖籍,典校秘書,所以有條件看到足夠的資料。由於編撰本書有《史記》及《後傳》的基本依據,因而從保存西漢曆史資料這個角度來說,現存的史籍以《漢書》最為完備。

●王充著《論衡》破佛

王充自幼就很聰明,6歲開始讀書識字,8歲到書館學習,品學兼優。因此,被保送到京師太學深造,跟大學者班彪學習,後來遊學洛陽16年。王充繼承前輩唯物主義思想家的優良傳統,吸收漢代的自然科學成就,寫成了《論衡》一書,以元氣自然論批判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他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最原始的物資基礎,天是物質的、自然的天,沒有情感,沒有意義,從而動搖了天人感應的基礎。王充性格耿直剛烈,不賣弄聰明去追求俸祿,不為個人利害去巴結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