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羌兵退到一條淺水河灘上時,漢兵就乘勢追趕,羌兵大敗逃走。虞詡赤亭、武都一戰揚名天下。

●許慎著《說文解字》

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由個人獨立編纂完成的集大成的字書,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異體字)1163個。此書完全改變了周秦時代訓話詞典的方法,開創了全麵係統解釋字的形、音、義的新體例,構成了嚴整的字典編纂格局。全書以小篆為主體分析字形結構,分列為514部,始一終亥,部與部的排列順序以部首的筆畫和形體結構近似為準則。

許慎科學而有條理地分析闡述了漢字的產生和發展以及文字的功用、漢字的構造等,在實踐和理論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書中所收的字有經書(特別是古文經)中的常見字,包括篆文、古文、籀文、俗體等,既有先秦的字,也有漢代新產生的字,為後代考查漢字發展的曆史提供了極寶貴的材料。近代識別甲骨文、金文,多依賴於這部工具書。

●兩帝興黨錮之禍

自159年梁冀死後至167年漢桓帝死,幾年間宦官勢力幾乎達到獨霸政權的地位。內外重要官職多被宦官黨徒把持,官僚集團的道路比梁冀死前更狹窄了。耿直派官僚、名士、太學生以及地方官學生、私門學生結成廣泛的士人集團,展開了士人、宦官間的鬥爭。

耿直派官僚大都是名士出身。有些人已經做了大官,仍保持名士身份,如李膺做河南尹,與名士郭泰等人交結,被士人推為名士的首領。另外太學生3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領。郭泰等人結合陳蕃、李膺等耿直派大官僚,評論朝政,褒貶人物,公卿大臣竭力接待士人,希望免受惡評。166年,漢桓帝指名士李膺、範滂等200餘人為黨人,下獄治罪。167年,漢桓帝赦黨人回家,禁錮終身,不許再做官。這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陳蕃等人死後,漢靈帝大興黨獄,殺李膺、範滂等一百餘人,禁錮六七百人,太學生被捕1000餘人。黨人五服內親屬以及門生故吏凡有官職的人全部免官禁錮。這是第二次黨錮之禍,對士族的打擊是慘重的,內外官職幾乎全部被宦官集團占據了。

●黃巾遍地大起義

東漢後期,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弄得社會極不安定,再加上各地水災、旱災和蝗災不斷,豪強地主乘機兼並土地,無數災民沒了活路,離鄉背井成了流民。公元184年,漢靈帝劉宏在位的時候,終於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黃巾大起義。

黃巾大起義是張角領導的。張角是巨鹿(在今河北)人,太平道的首領。太平道是道教的一派,以《太平清領書》作為他們的經典,宣傳“黃天太平”思想,認為隻有到了太平的時代,人們才能不愁吃穿,過無憂無慮的日子。張角本人懂點醫道,常常免費給農民治病,病治好了,他就勸人家參加太平道。窮苦農民為了擺脫眼前困苦的生活,把張角看成是自己的救星,都紛紛信奉太平道。大約十年的時間,太平道的信徒發展到了幾十萬人。

張角按軍事編製把信徒編為三十六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一方都指派一名首領去領導,叫做渠帥。三十六個渠帥都聽張角統一指揮。張角還製定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十六字起義口號。張角手下最得力的弟子是大方渠帥之一的馬元義。他經常到首都洛陽聯係,傳達張角的命令。張角叫他先把荊州、揚州兩地的信徒幾萬人調到鄴城(今河南省安陽市北)集中,作為起義軍的主力,以便配合首都附近各州郡的起義軍進攻洛陽。

在預定的起義日期前一個月,濟南的起義軍中出了一個名叫唐周的叛徒,他寫信給政府告密。起義的消息泄露了,東漢政府逮捕了馬元義,在洛陽當眾把他殺害。在洛陽受牽連被害的有一千多人,起義者的鮮血染紅了洛陽街頭。

東漢政府還下令搜捕張角。張角得知消息以後,連夜派人趕去通知各地的信徒,叫他們立即發動起義。叛徒的告密雖然打亂了起義的日程,使得起義軍犧牲了一個重要領袖和一千多名戰士,但是並不能撲滅起義的烈火,各地的太平道信徒早已組織起來,有了充分的準備。

接到張角的命令以後,三十六方立即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用黃巾裹頭,作為“黃天”的標誌,因此被稱為黃巾軍。張角自己稱為天公將軍,他的兩個弟弟張寶和張梁稱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他們三個人共同指揮起義軍的戰鬥。

起義軍每打到一個地方,就焚燒當地的官府衙門,攻打豪強地主的塢堡,捕殺為非作歹的官吏和地主。地方州郡的長官和大地主嚇得紛紛逃竄。十幾天工夫,封建統治的秩序就被打亂了。

最後,黃巾起義被東漢政府鎮壓下去了,但它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