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訛誤現象
《抱樸子肉篇?遐覽》記古諺雲:”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文獻古籍在流傳過程中,不管是手抄或版刻,都會產生文字上的錯誤。一般而言,文字錯誤主要有訛、脫、衍、倒四種,訂正這些錯誤,就成為文獻校勘的主要任務。
(一)訛誤。這是在傳抄和印刷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最普遍的情況是,原稿本來作甲,卻誤為乙。如劉向《列子序錄》中提到的某些《列子》抄本”以盡為進,以賢為形”便是。
有本是一字而誤為兩字者。如《禮記?緇衣》:”信以結之,則民不倍;恭以蒞之,則民有孫心”。”孫心”是”□”字之誤。說文:”□,順也。”
亦有本是二字而誤為一字者。如《淮南子?說林》:”狂者傷人,莫之怨也,嬰兒詈老,莫之疾也,賊心□”。”□”字乃是”亡也”二字之誤。”也”誤為”山”,又與”亡”,合成了”宙字。”賊心亡(無)也”,意謂狂者、嬰兒本無害人之心也。
亦有因重文疊句作”“而發生訛誤的。如《毛詩?碩鼠》:”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據《韓詩外傳》,第三句是疊句,也當作”適彼樂土”。因古書有重文疊句從省不書的習慣,故將二三兩句合寫為”適彼樂土”,其後”適彼”兩字下的”“脫去,故後人將第三句寫為”樂土樂土”了。
亦有因缺字作口而發生訛誤。如《大戴禮記?武王踐傳》:”口生(口後),口戕口”。前句本應作”(口後)後(口後)口”。因上”(口後)”字缺,傳鈔者加上一個空圍——口,以待校補,後人卻誤認為”口”字,便寫成了”口生”。
(二)缺脫,即原稿本有某字某句,但在傳鈔和印刷過程中卻把它漏掉了。
最普通的是脫漏一兩個字。如《漢書?藝文誌》稱劉向以中古文本《易經》校施、孟、梁丘諸家的本子,有的脫去”無咎”、”悔亡”等字。又如《漢書藝文誌?六藝略》雲:”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於學官。”據苟悅《漢紀?成帝紀》,”安國獻之”,當作”安國家獻之”,《漢書》脫一”家”字。
亦有整句脫去者。如《國策?楚策》:”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飲桂,因鬼見帝”,下文語氣未完。據《藝文類聚》、《太平禦覽》諸書所引,知末句之後,還有”其可得乎”一句,今本《國策》卻脫去了。
亦有脫去一簡或數簡的。古人以竹、木簡寫書,以韋穿其兩端,訂成篇冊。如斷爛重穿時,不細加整理,往往脫去其中的一簡或數簡,則文義無法銜接。《漢書?藝文誌》稱劉向以中古文本尚書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的本子,發現《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凡是每簡寫二十五字的,也就恰恰脫了二十五字;每簡寫二十九字的,也就恰恰脫了二十九字。後代鈔刻之書,也有整頁脫落的,情況略同。
(三)衍羨。是指原稿並無其字或並無其句,而後人在傳鈔和印刷過程中竄人原文,以至文義不通,或與原意相背。
個別衍文。在古書中常見。如《周禮?亨人》:”職內外饔之爨亨煮。”煮字是衍文。這是由於古代經師在解釋此”亨”字時,說這就是”烹”字,當煮講,學者因記一煮字於旁,後來就混入正文。又如《後漢書?鄭玄傳》載玄戒子書雲:”吾家f日貧,不為父母昆弟所容。”據唐史承節所撰鄭玄墓碑文和元刊本《後漢書》,知”不”字是衍文。衍一”不”字,與原意正相反。
亦有成句衍羨者。如《韓非子?難三》:”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眾而上寡,寡不勝眾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原文本作”且夫物眾而智寡,寡有勝眾,故因物以治物;下眾而上寡,寡不勝眾,故因人以知人”。舊注於上麵的”寡不勝眾”下注了一句”言智不足以遍知物也”,於下麵的”寡不勝從”下衍一”者”字,就不可通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