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曆代兵燹和社會動亂。由政治原因引起的社會動亂,對古代文獻的摧毀也是相當嚴重的。牛弘、胡應麟提到的”十厄”,大都屬於這方麵的表現。明朝以後,類似事件有增無減。如太平軍視儒家學說為妖說,所到之處,凡遇儒家經史,”不投之於溷廁,則置於水火”。以浙東寧波範氏的”天一閣”藏書為例,遭毀後”見存者,不及舊目十分之四”(見薛福成編《見存書目》);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肆行殺掠,搶去珍貴圖書甚多,即以《永樂大典》而言,原書1.2萬冊,光緒初年尚有5000冊,遭劫後,僅存60冊;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侵占上海,燒毀當時我國最大的東方圖書館。51.8萬冊藏書,化為灰燼;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鐵蹄所到之處,大小圖書館及私家藏書都未能幸免;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以”破四舊”為名,成百上千噸的古籍被送到造紙廠化為紙漿。其中有不少是專家們積聚一生的珍本和嘔心瀝血寫成的稿本。成為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浩劫。
3.封建專製主義的”因人廢言”。封建專製主義的統治,極其殘酷,株連之法,禍及著述。”因人廢言”也造成了一些古文獻的散亡。如範曄所著《後漢書》,本有十誌,交托他的好友謝儼整理,後來,因為範嘩參與謀立宋文帝的弟弟被殺,謝儼懼怕株連,將範曄十誌的稿本全部毀掉了。劉昭為《後漢書》作注時,雖然把司馬彪《續漢書》的八誌補人,使其成為完史,但總非原誌可比。又如,北宋王安石做宰相時,配合變法著《三經新義》,學校以此為教材,科舉以此為準繩。待王安石罷相後,諸儒群起而攻之,他的《三經新義》連同《字說》、《鍾山目錄》等均被棄置而散失了。
4.由於統治者的好惡,有些書流傳下來,有些書散佚。如唐初詔修《晉書》時,已有晉史十八家。其中南齊臧榮緒所撰《晉書)110卷,總括兩晉史事,誌傳俱備,材料相當豐富。唐初重修之《晉書》,就是以臧氏《晉書》為藍本,參考諸家而寫成的。本來這部重修的《晉史》缺點很多,趕不上舊史,但幅地它是官修,比較更直接地反映當時封建統治者的政治觀點,帶有法定政治教科書的性質;同時因為唐太宗親撰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兩紀和陸機、王羲之兩傳後論,題名”禦撰”,因此臣下尊信唁謹,遂盛行於世,諸家舊史,漸就湮廢。又如薛居正的《五代史》,其所以不傳於世,是由於南宋以來的統治者偏重歐陽修的《新五代史》,而削去薛書。元九路分刊十七史,明南北監兩刊二十一史,都不刻薛書。這就使薛書自元明以來,傳本日稀,終歸湮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