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古書散佚的原因(3 / 3)

(二)保管方麵,主要由於保管不善,遭致水、火、蟲等自然災害而造成。

水災:《隋書?經籍誌》載:622年,唐攻滅王世充,占領東都洛陽後。盡取隋朝藏書,命司農少卿宋遵貴裝船運往長安,觸礁漂歿。”其所存者,十不一二;其目錄亦為所漸濡,時有殘缺。”又如錢泰吉《曝書誌記》卷下載:宋代藏書家劉韶美購書歸蜀時,”載三船,行至秭歸新灘,一舟為灘石所敗”,也遭到嚴重損失。 火災:程俱《麟台故事》卷二載:宋代秘閣藏書3.628萬卷,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遭火災燒沒南宋藏書家葉夢得的藏書樓,於1147年和住宅俱蕩之一燎。另據姚福《清溪暇筆》載:明朝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淵閣藏書.防火不慎,”悉為灰燼”。清朝政府收藏的《永樂大典》正本,也在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官火災中被焚。

至於遭受潮濕、蟲蛀、鼠咬的損失就更無法統計了。另外還有的藏書家,把一些孤本、珍本視為古董,深藏拒覽,久之,亦亡去了的。如三國時吳人謝承寫的《後漢書》,早於範曄,內容豐富,頗有參考價值,但由於深藏不露,到清代乾嘉時,才發現了它的收藏線索,章學誠設法訪求而不可見。此書的下落今天竟無跡可尋了。

(三)自身方麵,主要表現為優勝劣汰的自然淘汰。

1.有的書內容繁瑣,在抄書的時代,不便流傳,簡易本出,繁本便被淘汰了。如兩漢時代,今文經學盛行,專家之著甚多,東漢末年鄭玄不承師法,兼采古文經說和今文經說,遍注群經,寫成簡要注本,學者們爭相傳抄,今文經學專著大部亡去。

2.有的書文筆不美,為人厭讀,或流傳失真,或被文筆流暢的同類書取代。如春秋時盛行一時的《墨子》,文詞簡樸,不受歡迎,散失嚴重。又如,寫後漢史的有十五六家,範曄的《後漢書》雖然缺誌,但文章寫得好,為人喜愛傳抄,流傳至今,而其它都散佚了。

3.有的書或內容過時,或體例落後,當後人經過重修。編出新內容或新體例的書,舊書隨之亡去。如班固經過以《七略》的修訂,重寫出《漢書?藝文誌》,《七略》遂亡佚了。又如唐太宗平定天下後,設館書,命顏師古考定五經、孔穎達撰寫疏義,180卷的《五經正義》出,其它經學書籍也散佚了。

總結古文獻散亡的原因,是為了吸取教訓。政治上的禁毀,主要是封建專製主義思想統治的結果,隻要我們建立起民主政治,使國家強大起來,這方麵的災厄,盡可減少;管理上的毀損,主要是缺乏科學管理人才和方法,隻要我們今後注意培養專業人才,增添必要設施。極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流通效能,這方麵的損失,也可避免;至於書籍本身的優勝劣汰,則告訴我們必須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著述工作,不要投機取巧,不要粗製濫造,不要寫應時文章,寫出真正有價值的書籍,才能久傳而不亡。能通過曆史鑒定的著作是有價值的著作,能寫出有價值著作的人是有曆史貢獻的人。

1.由於出現較好的新本,舊本遂廢。如南朝宋範曄撰《後漢書》以前,記載東漢曆史的著作已有東漢史臣班固、劉珍、李尤等相繼編撰的《東觀漢記》、三國吳謝承的《後漢書》、晉司馬彪的《續漢書》和華嶠的《後漢書》等近20部。範曄在這些著作的基礎上,又參考其他著作,刪繁補略,撰成《後漢書》。自範書問世後,一則由於範氏文筆很高,時人喜歡傳鈔;二則由於範書僅有紀傳而沒有表誌,易於誦習,大家便爭相傳鈔,而其他諸家之書皆廢。現在諸家之書雖多有後人輯本,已無由窺其全豹。

2.綜合性的著作通行,則分散的記載湮沒。如三國鼎立時期,各國都有曆史記載,著作很多。到晉初陳壽作《三國誌》,才把它們綜合起來寫成一部書。其後裴鬆之作《三國誌注》博采有關三國時期的零散記載多至百數十種,又來了一次大的綜合,足以彌補陳壽的缺遺。後人合陳、裴兩家所綜合的材料來研究三國時期的曆史.感到比較詳盡,於是不再注意那些分散的記載,遂使之逐漸湮沒。又如”五胡十六國”時期,北中國處於連年混戰、動蕩不安的狀態。社會變化劇烈,史事極其紛雜。各國史籍著作者,多至數十家。後魏崔鴻根據這些資料,寫成一部《十六國春秋》。此書既行於世,其它”國別為書”的史籍盡歸散亡。(崔氏書北宋時已散佚,今通行本《十六國春秋》係明人屠喬孫取《晉書》所載十六國事及類書所引《十六國春秋》佚文,彙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