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散佚了的古書。根據其他古書所引刻書的材料,重新加以編輯,以恢複原書麵貌,或者恢複它的一部分,這便是”輯佚”。輯佚與輯錄不同。輯佚是前人有成書,隻是成已亡失,將佚書散存在他書中的文字搜集複原起來。輯錄則前人無成書,不存在亡佚問題,隻是為了給讀者提供方便,把某一時期或某一方麵散見各書中的資料輯錄成書,如嚴可均輯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唐詩》、《全唐文》等。由於第一節曾述及的各種原因,古代文獻大量在曆史上散佚,留存至今的不過百分之幾。
輯佚,始自宋代。章學誠《校讎通義?補鄭篇》說:”昔王應麟以《易》獨傳王弼,《尚書》止存《偽孔傳》,乃采鄭玄《易》、注《書》注之見於群書者,為鄭氏《周易》、《鄭氏《尚書》注。又以四家之詩,獨毛傳不亡,乃采三家詩說之見於群書者,為《三家詩考》。嗣後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綴輯逸文,搜羅略遍。”章氏認定搜輯佚書是從南宋王應麟開始的。以後學者們談到這一問題,大半無異辭。獨葉德輝在他所著《書林清話》中引劉鹹炘之說,認為北宋”所傳唐人小說,及唐以上人文集,卷數多與原書不合。校以他書所引,往往遺而未錄。蓋皆出於宋人綴拾而成。此即輯佚之事也。”認為最早是南宋黃伯恩開始,他曾從馬總《意林》、李善《文選注》和鮑照《舞鶴斌》中輯出了隋唐以後之佚了的《相鶴經》。這幾家的說法雖各不相同,但總起來說始於宋代,則是大家所公認的。
宋代學者不獨已經動手搜輯佚書,而且提出輯佚的理論,使輯佚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鄭樵《通誌?校讎略》中有《書有名亡實不亡論》一篇,便是這方麵的理論著作。指出古代散佚了的,它們的一切內容往往被他書所引用而保存了下來,通過輯佚可以窺見書的全貌。這些論述成為後輯佚學的理論基礎。
輯佚之學發展到清代。隨著樸學家們實事求是的治學風氣,輯佚的方法更加精密,於是”輯佚”便成為當時學術界中心工作之一,取得的成績也特別顯著。
清代大規模地輯佚書是在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修書一開始,便和輯佚緊密結合,先後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經部書66種,史部41種,子部130種,集部175種,共385種,4926卷。今《四庫全書總目》中標明”永樂大典本”的書,都是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這是中國曆史上空前的大規模的搜輯佚書的成果。
在這次所輯出的佚書中,有不少價值很高,久已失傳的名著。如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薛居正的《五代史》,郝經的《續後漢書》,都是卷帙浩繁的大書。又如《東觀漢記》一書,可以補正範嘩《後漢書》的闕失,其書久佚,這次也從《永樂大典》中輯出24卷。這對曆史研究工作者來說,提供了不少寶貴資料。
清代學者私人輯佚的書,亦很不少。如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多至580種;王謨的《漢魏遺書鈔》,多至400餘種;黃爽的《經學堂叢書》,多至25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