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8月25日,國民黨政府軍暫編第7師師長雷中田與國民黨甘肅省黨部整理委員會委員馬文車發動政變,扣押甘肅省政府主席馬鴻賓,27日,宣布成立“甘肅臨時省政府”,馬文車代理主席。
史稱“雷馬事變”。10月8日,倒台的北洋軍閥吳佩孚以“興國軍總司令”名義,托遊閑為詞抵蘭。雷中田、馬文車撥專款3萬元設“吳上將軍行轅”迎接。經吳佩孚調解,馬福祥說情,雷中田釋放馬鴻賓回寧夏。
13、孫蔚如,陝西西安市人,甘肅省政府臨時維持委員會委員長。任卸職年月日,1931年12月12日至1932年4月30日。
孫蔚如原任楊虎城17路軍17師師長。蔣介石深恐吳佩孚抵蘭利用甘局混亂之機,東山再起。遂令潼關行營主任楊虎城派其參謀長兼17師師長孫蔚如以“甘肅宣慰使”職銜於1931年12月3日率部入甘,聯合駐防平涼的新編13師師長陳珪璋部,擊潰雷中田部於定西、會寧間。雷中田逃往四川。11日,孫蔚如進駐蘭州,吳佩孚、馬文車逃往北京,“雷馬事變”平息。12月12日,孫蔚如在蘭州成立“甘肅省政府臨時維持委員會”,自任委員長。至1932年4月30日離職。
14、邵力子,浙江紹興人。甘肅省政府主席。任卸職年月日,1932年4月30日至1933年7月1日。
1932年4月30日,國民黨政府為遏製陝軍在甘勢力,以“軍政分治”為由,任命邵力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迫孫蔚如通電撤銷甘肅省政府臨時維持委員會。自此以後,國民黨中央政府始控製甘肅政權。但地方勢力割據,政令難行。至1933年1月31日,邵力子因各地軍隊截留財稅,財政問題無法解決,且地方派係鬥爭複雜,窮於應付,托故離蘭去南京。主席職務由省政府委員鄧寶珊暫代。
15、朱紹良,福建閩侯人,甘肅省政府主席。任卸職年月日。
1933年7月1日至1935年11月2日。
朱紹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係蔣介石親信,原任駐甘綏靖公署主任。1933年7月1日邵力子調任陝西省政府主席後,國民黨政府蔣介石任命朱紹良為甘肅省政府主席。朱以寬厚、穩健、儒將風度,虛懷若穀自居。八麵玲瓏,世故圓滑,既籠絡地方官紳賓服,又與西北諸馬為善,避免民族糾紛。治甘施政方針為“安定中求進步”。1935年11月2日,以阻擊北上抗日紅軍不力被免職。
16、於學忠,山東蓬萊縣人。甘肅省政府主席。任卸職年月日,1935年11月2日至1937年4月2日。
於學忠,原任東北軍張學良部第51軍軍長。朱紹良被免職後,國民黨政府任命於學忠為甘肅省政府主席。於反對分裂內戰,主張一致對外。後因參與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的“雙十二事變”,於1937年4月2日被免職。
17、朱紹良,福建閩侯縣人,甘肅省政府主席。任卸職年月日,1937年4月2日至1940年11月15日。
1937年4月2日,於學忠被免職後,國民黨政府複任命前屆朱紹良為甘肅省政府主席。未到任前,暫由教育廳長田炯錦(甘肅涇川縣人)代行。重要事項,由省府委員以談話會決定,為時僅一月餘。
18、賀耀祖,湖南寧鄉縣人。代理甘肅省政府主席。任卸職年月日,1937年5月17日至1937年12月10日。
賀耀祖,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國民黨軍上將。1937年5月17日,國民黨政府任命賀耀祖為甘肅省政府委員,在省主席朱紹良未到職前,暫代理省政府主席職務。任職期間,因與八路軍駐蘭辦事處黨代表謝覺哉既是同鄉,又是小時深交至友,故從往甚密,全力支持“八辦”的革命工作和營救西路軍失散紅軍指戰員。下令趕修蘭州、武威、張掖、酒泉4個飛機場及甘新公路,迎接蘇聯援華飛機、武器、汽車等。在國共合作,支援抗戰,建設甘肅有顯赫政績。
鼓勵支持其夫人倪斐君(解放後參加中國共產黨)配合“八辦”開展婦女慰勞抗戰將士、創辦《婦女旬刊》等革命救亡宣傳工作。賀耀祖在蘭州的進步言行和支持“八辦”的革命行為,被國民黨頑固分子向蔣介石進讒賀被“赤化”,複加朱紹良為謀省主席寶座,對賀攻擊中傷,蔣介石遂於同年12月10日以“入京襄助”為由免職。
由朱紹良以第八戰區司令長官部副長官兼任省主席。賀耀祖在1947年8月13日,與黃紹竑、龍雲、劉斐等原國民黨要員44人,在香港發表反蔣起義通電。起義後回歸北京,曆任要職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