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明“甘南民變”是抗戰後期發生在甘肅南部二十餘縣的一場自發的農、牧民反蔣抗日大起義。民變初期,組織者之一的任謙,在重慶麵見周恩來,周恩來同誌作了重要指示。
任謙,字栗澤,渭源慶坪人,雲南講武堂畢業,抗戰時期曾任甘肅省師管區主任教官、第八戰區督練員等職。一九四O年前後,他與陝西民主人士杜斌丞、中共地下黨員許權中取得聯係,接受杜斌丞的指示:走共產黨的路。開始了反蔣抗日活動,參加了甘南民變的發動、組織工作。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任謙為躲避國民黨特務的追捕,遠走四川重慶,經民主人士楊子恒、郭則沉引見,見到了“第三黨”負責人章伯鈞,並加入了“第三黨”。
一九四三年初,震驚全國的“甘南民變”爆發了。任謙對民變武裝的前途命運極為關心,很想聽取當時在重慶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周恩來同誌的意見。經楊子恒聯係,周恩來接見了任謙。
按楊子恒通知,一九四三年四月十六日晚,任謙在重慶黃家埡公路口上車,來到離重慶三十多華裏的小龍坎一位民主人士家裏,見到了周恩來副主席。當時陪同周副主席的還有徐冰同誌,章伯鈞、楊子恒也先後來到。
任謙向周副主席彙報了甘南民變的情況。
周恩來同誌精辟的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闡述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指出:1.甘南民變動手早了,有可能失敗,但絕不能投降,應分散隱蔽,積蓄力量,以待時機。2.行動口號隻能提:“改善役政”,“改善糧政”,“打倒貪官汙吏”,“打倒發國難財的”,“擁護抗戰到底”。3.為支助活動,贈給任謙活動經費幾千元,任隻收了一千元。
一九四三年六月,任謙返回蘭州,首先找到了西北民主政團負責人之一的王教五,請他設法向民變武裝領導人傳達周恩來指示。
王教五派出的聯絡員胡申新、張子玉,於六月下旬在武山縣灘歌鎮與民變大軍相遇,向義軍領導人王仲甲、馬福善、肋巴佛、王德一、劉鳴、張英傑等傳達了周恩來同誌的指示,對義軍將士鼓舞很大。
一九四三年五、六月間,蔣介石發動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胡宗南按蔣介石密電,調集四十多萬大軍,準備分九路進攻陝甘寧邊區。
甘南民變的爆發,打亂了胡宗南的軍事部署,牽製了國民黨軍隊,客觀上有力地配合了邊區軍民的反頑鬥爭。
就在胡宗南預定的“閃擊”延安的那一天——七月九日,周恩來從重慶來到西安,當麵痛斥胡宗南破壞抗戰,圍攻邊區的行徑,胡十分狼狽,在多方壓力下,取消了進攻邊區的軍事計劃。
一九四五年春,在任謙幫助下,甘南民變的參加者劉餘生、王效忠到達延安,向中共中央西北局及黨中央領導人彙報了甘南民變的詳細經過。周恩來同誌說:“甘南事變雖然失敗,但革命的火種是撲不滅的,壓力越大,反抗力越強,甘肅革命的形勢是好的。”
(《甘肅文史》199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