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成名之戰(1 / 3)

王常認為,西漢王朝是姓劉的,開了兩百一十五年的店,早就被老百姓認可了。結果王莽不費一槍一彈就將劉家大店招牌砸了,換上自己的招牌,老百姓才不認賬的。所以,隻有舉著老百姓認賬的劉姓大旗反王莽,才會有人氣、有力量、有效果。

既然這樣,那就隻能從姓劉的人當中來選。那麼選誰呢?其實,王鳳和陳牧想好了一個人,一個很聽話的陌生人。他的名字就叫劉玄。

劉玄,字聖公,劉劉秀兩兄弟的族兄。早年,劉玄因為親弟被仇人所殺,於是結客欲報仇。結果仇還沒報,賓客就犯法出事了,他隻好逃亡,一舉投入平林兵陳牧旗下幹革命來了。

劉玄在平林兵中名氣也不小,人稱更始將軍。但是,平林兵陳牧和新市兵王鳳看中的不是劉玄的稱號,而是他的性格。如果說劉是一隻老虎,劉玄就是一隻病貓。劉軍紀嚴明,手段淩厲;劉玄勢力單薄,懦弱無能,正好可以玩弄於股掌之中。

當然,誰當盟主也不是由王鳳和陳牧說了算。如果開會選舉,他們明顯是沒有優勢的。王常已經成了劉的鐵杆追隨者,劉名號又響,如果他想爭,肯定搞不過他。

所以,把劉玄推上聯軍盟主位置,隻能靠智取,不能靠蠻幹。怎麼幹法,王鳳和陳牧決定先下手為強,派人將劉玄要當皇帝的消息散布出去,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劉施壓。

果然。他們這樣想,也這樣做了,消息很快就散布出去了。這下子麻煩可大了,如果不出差錯,聯軍內部將起內訌,互相打架。可是,奇跡竟然發生了。起義軍內部非但沒有地震,反而更加團結,一致向上。

之前劉秀已經說過了,他們是出來做大事的,不是做小生意的,小便宜就不要貪了。劉已經深刻認識到,如果他聯合王常,跟王鳳他們打起來,誰都沒有好下場。

王鳳這幫人的德性,大家可都是領教過的。自從和他們聯合以來,他們那兩支隊伍就不是衝著天下太平的理想來的,而是衝著分權分肉來的。現在這幫人看著好大一塊蛋糕,如果不割塊大的,他們是不甘心的。

革命尚未成功,就此發生內訌當屬不智。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劉必須對新市兵和平林兵讓步。

當然,要讓步,劉也是有條件的讓步。

劉這樣告訴新市兵和平林兵:

擁立劉玄當聯軍盟主,那是沒問題的。但是,盟主稱號,最好不要使用皇帝稱謂。因為,天下亂民集團中,除了我們這一支,還有盤踞在青州和徐州的赤眉軍。

如果赤眉軍聞聽我軍封皇帝,憑他們數十萬的兵力,肯定不甘居於我軍之下,也要推出一位劉氏皇帝。這樣的話,王莽還沒消滅,起義軍內部就打起來了,最後得利的就隻有王莽了。

還有,舂陵和宛縣這麼點地方,如果敢自稱皇帝,容易成為天下攻擊的目標。所以,我的意見就是緩稱帝,先稱王。這樣的好處就是,如果有朝一日赤眉軍做大了,我們可去投奔他們;如果赤眉軍沒有封帝行動,我們就先聯手消滅王莽,等到將來收服赤眉,再封皇帝,也不晚。

劉這番高論,聽上去很美,卻一點也不實用。因為,王鳳根本就不吃你那一套,他們還是決定推劉玄當皇帝。並且不是暫緩,而是立即。劉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事實上,一切都在脫離他越來越遠。

二月一日,聯軍在白河河畔替劉玄舉行登基儀式。封新市兵王鳳為成國上公;劉為大司徒;平林兵陳牧為大司空;劉秀為太常偏將軍;王常為廷尉,大將軍。

一個潦草的戲台,就這樣匆忙地搭起來了。

成名之戰

昆陽告急

由上可見,盡管劉和新市兵等同床異夢,各打各的如意算盤。可放眼天下,在所有的造反集團中,他們這支隊伍組織之嚴密,動機之明顯,計劃之周密,在全國大大小小的亂民集團中堪稱楷模。

楷模歸楷模,但劉沒有絲毫驕傲。他離驕傲的日子還太遠,當前他麵臨著一個艱巨的任務,那就是搞定嚴尤。在王莽所有的將軍中,唯有嚴尤是拿得出手的。劉心裏牽掛著什麼,嚴尤是清楚的,他已經看出,劉目前最想要的就是宛縣。

宛縣,不僅僅是南陽太守首府,這裏更是通往長安的要道。當年漢高祖劉邦進入鹹陽城時,就是先拿下宛縣再向前挺進的。曆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如果劉拿下宛縣,大業即可成功大半。

要拿下宛縣,嚴尤當然是不同意的。他已經想好了,如果他守不住宛縣,長安危在旦夕。所以,他必須扼守宛縣,與劉決戰一場。

出乎意料,嚴尤沒有固守城池,而是將部隊開出宛縣,向前挺進到三十公裏外的淯陽。他以為卻敵於城外應該是不錯的算盤。可他怎麼也沒想到,劉磨刀霍霍,已等他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