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裏總有這樣一個套路:當主人公被高手打落懸崖時,突然天空射出一道白影,隻見一個白發飄飄的老者,一掌發力,把即將落崖的主人公送回山頂。當主人公緩緩睜開眼睛時,那老者猶如神仙,隻見又一道白影,駕鶴飄然而去。
造反高手劉秀也碰到了一位道行高深的老者。這個白發飄飄的老者,身穿白衣,站在路旁,仿佛已經等待良久。這時,隻見白衣老者對劉秀說:“不要沮喪,不要絕望,希望就在前方。”
眾人都莫名其妙,而無不驚訝地看著眼前這位老人。
白衣老者緩緩指著前方說道:“麵前就是信都郡,信都郡太守是南陽人,名喚任光。他不聽王郎,隻聽劉玄這一邊的,你們趕緊投他去吧。”
老人說完,悠然離去,眾人都看得傻眼了。
是夢嗎?劉秀捏了一下皮肉,真疼。哦,原來這一切是真的。喜出望外的劉秀仿佛在茫茫大海中抓到了一塊浮木,向信都郡方麵狂奔而去。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很快,劉秀抵達信都郡,見到了太守任光。
任光,字伯卿,南陽宛人也。據說此人向來忠厚,特為鄉裏所愛。最初,任光在郡縣為吏,劉造反後,經過宛縣,軍人見到任光穿著光鮮,特別惹眼,於是命他解衣,要拉出去砍了。就在這時候,救星出現了。
長記性的都知道,當年韓信在漢中犯錯,大刀即將落到他頭上時,他突然抬起頭,對監斬官夏侯嬰狂叫一聲。夏侯嬰一看,那廝長得特帥,口氣不小,就叫人鬆綁,拉到帳下吹牛。結果一吹,後來竟然就吹出了個大將軍的職務來。
任光被救一幕,猶如當年韓信之傳奇。正當漢兵準備斬殺任光時,時為光祿勳的劉賜出現了。劉賜見任光容貌厚道,不像爛仔,當即把他救下。後來,任光率領一幫鄉黨跟隨劉賜,被拜為偏將軍,然後跟隨劉秀一道在昆陽城下大破王邑大軍。
劉玄定都洛陽後,任光就被任命為信都太守。當劉林扶持王郎稱天子時,北方各郡紛紛投了王郎,偏任光不聽。王郎派使者來勸降任光,任光兩眼眨都不眨,把使者拉到大街上砍殺示威。
斬得痛快,後果卻很嚴重。任光城中隻有四千守兵,隻要王郎一發兵,就像捏雞蛋一樣,信都郡馬上就碎了。信都郡吃今天沒明天的,所以,為了這件事,任光正在憂慮萬千。
沒想到,劉秀來了,給他注入了新的力量。
準確地說,劉秀不是抓到一塊浮木,而是兩塊。除了信都郡太守任光外,還有一個太守不聽王郎號令,這個人就是和成郡太守邳彤。
邳彤,字偉君,信都人。當初劉秀北渡黃河攻城時,時為和成郡太守的邳彤舉城投降。劉秀很滿意,仍封他為和成郡太守,駐留數日後,就北上薊縣。後來,王郎起兵,派人來勸邳彤,他卻睬也不睬,而是選派兩千精騎,沿路去追隨劉秀。真沒想到,當劉秀前腳進了信都城,他後腿也跟著來了。
兄弟都到齊了,那就開會說事吧。
會上大家吵得很凶,意見分為兩派:一派是多數人的意見,說這狗日的北方,簡直就不是人待的,不如讓任光和邳彤派那幾千人,護劉秀等一行人回長安,然後再作打算。
另外一派,卻是少數人意見,主要有兩個人,這就是任光和邳彤。其中邳彤意見最大,他告訴劉秀:您那幫兄弟是被王郎追怕了,所以才一心想著回長安。實際上,王郎沒啥好怕的。他不就是個算命先生嗎,假借名號忽悠天下,盡管他僥幸拿下燕趙之地,但根基不穩。如果您肯率領我們兩郡兵力攻擊他,還怕他找上門來不成?這是其一。
如果您現在就回長安,等於把黃河以北拱手相讓給王郎,勢必動搖長安信心。天下百姓都是長眼的,長安方麵一旦威信掃地,後果將不堪設想。無論於長安,還是於大司馬您的前途,都極為不利呀。這是其二。
您的部將就想著回長安,可是要記住,信都郡與和成郡這幫兄弟,怎肯跟隨您入長安呢?他們看著你撤軍,說不定路上全跑了,而王郎追兵緊迫,那就危險了。這是其三。
總之,長安路途遙遠,回去是危險的,更不是長遠之計。隻有留下來,整軍待命,繼續戰鬥,這才是生存之道。
說得都很有道理,劉秀連連點頭。停了一下,劉秀以商量的語氣說道:“我們可以留下,但是僅憑兩郡數千兵力,勢力太弱,根本就不是王郎的對手,所以我們必須尋找外援。”
劉秀掃了眾人一眼,接著說道:“在黃河以北,我們可以投奔兩個人,一個是城頭子路,一個是力子都部。前者擁兵二十餘萬,後者擁兵六七萬。”
城頭子路者,東平人,名喚爰曾,字子路,與肥城劉詡起義於盧縣(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南)城頭,因號“城頭子路”。力子都者,東海人,擁兵六七萬,後劉玄派人勸降,拜他為徐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