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說生路,奇跡就出現了 (1)(2 / 2)

聽上去好像也不錯,眾人聽得連連點頭。然而,劉秀話一落,任光馬上就否決了。

任光告訴劉秀:“危急關頭,不想著自救,投奔他人,那是很不靠譜的。”

劉秀看著任光,問道:“可是我們兵少,怎麼自救?”

任光笑道:“兵不是等來的,而是打出來的。打不出來,我們就招。”

劉秀問:“你有何良策?”

任光說:“憑我們現在的實力,搞不過王郎,還是可以拿得下他的其他縣城的。先把他的旁城拿下,擴充我們的實力。如果拿不下,我們就放開手腳,讓士兵們去搶奪。現在的人貪心得很,看到有利可圖,肯定有一大批人前來參軍。”

真不愧是天才。胳膊擰不過大腿,那就先擰胳膊,等把王郎的胳膊都擰斷了,再擰他的大腿,看他還有啥功力。

劉秀決定采用任光的計策,絕地反擊,豪賭一把。生死存亡,在此一舉。出發!

劉秀部署方陣如下:任命任光為左大將軍,邳彤為後大將軍,兼和成郡太守。前鋒由邳彤部隊擔當,先行出動。任光大拋煙霧彈,派人到處散發文告,吹牛說:“大司馬劉秀,即率城頭子路及力子都等百萬大軍攻伐邯鄲。”

任光這牛吹大了,可劉秀喜歡得很。王郎一個爛仔,以算命為業,都敢吹是劉驁之子,任光吹劉秀擁兵百萬,那又算啥呢。於是乎,為了配合任光,劉秀率軍所到之處,廣豎旗幟。白天旗幟飄揚,夜晚火光通明,聲勢震天。

這就叫不怕牛吹大,就怕不會吹,要吹就吹得讓人心浮動,欲死欲仙。很快,劉秀率百萬大軍卷土重來的消息,像雪片一樣散向了北方各郡縣。

事實證明,吹牛吹得好,還是很管用的。劉秀部隊每到一處,所向披靡,當他拿下下曲陽城時,數千人的部隊已經發展到好幾萬人了。

這是一筆很可觀的賭資,曾經絕望悲觀的劉秀,再次燃起了希望和信心。信心助長實力,實力決定未來。此時,越來越多的郡縣像風吹稻草一般紛紛倒向劉秀。

但是,當劉秀攻陷盧奴(今河北省定州市)時,他停下戰馬,憂心忡忡地眺望著前方。

前麵,就是真定國。真定王劉楊,亦是孝景帝劉啟之後,擁兵幾十萬。在亂世當中,這幾十萬兵就像一座銀山,讓劉秀羨慕得流口水。然而可怕的是,這座銀山已經被王郎搶下了。劉楊向外宣稱,他隻聽王郎的。

憑借劉秀這幾萬人,要搞定劉楊那幾十萬人,不得不說一個字——懸。

這時,有人已經看出劉秀的憂慮,站了出來,對劉秀說道:“大司馬不要害怕,我負責搞定劉楊,你準備進城就是了。”

說這話的人名喚劉植。劉植,字伯先,昌城(今河北省冀縣西北)人。

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是搶地盤搶生意的高手。王郎兵起時,劉植見造反利潤可觀,亦率宗族賓客去搶生意,於是乎就先把故鄉昌城這地盤搶下,聚兵數千人。劉秀率兵經過昌城時,他二話不說,開城迎之,被拜為驍騎將軍。

據說,美國人有三樣東西天下無敵:一曰核彈;二曰籃球;三曰演講口才。我認為,前兩者天下無敵還說得過去,如果說美國人的演講口才天下無敵,那就是胡扯了。

一根舌頭能抵百萬雄師,那是我們中國老祖宗的專利。縱橫家蘇秦、張儀、酈食其等人,都是口才高手。一根舌頭能抵數萬雄兵,在中國曆史上比比皆是。就此而言,如果美國人說他口才天下無敵,那中國的蘇秦們往哪裏擺?

總之一句話,出來混,口才很重要。劉植說他要搞定劉楊,憑的也就是嘴裏的那根舌頭。從盧奴到真定國,路本來不算遠。劉植走了一趟,馬上就有消息回來了。

劉植告訴劉秀,劉楊很識相,他準備改變立場,不聽王郎,隻聽您的,請大司馬放心進入真定國。

隻需一根舌頭,就解除幾十萬軍隊的對抗,實在讓人震驚。劉秀像撿到大便宜似的,率軍進了真定國。他真不敢相信,自己還能回到這裏。

或許有人會說,劉秀真是撿到大便宜了。錯了,劉秀真不認為自己撿的是寶,而是炸藥包。要知道,劉植一根舌頭改變劉楊立場,說不定邯鄲方麵又派來一個劉植,也可能改變劉楊。所以,鞏固劉楊這塊地盤,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問題。

其實,這個大問題也是個小問題。古人為了把軍事結盟的風險性降到最低,已經發明了一個最佳節約成本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屢試不爽的政治婚姻,《三國演義》裏孫吳聯盟就是這麼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