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最後的劉玄 (1)(2 / 2)

完了,中計了。被甩在空蕩蕩的庭院中的劉玄心中充滿恐懼。憑著職業嗅覺,他已經嗅到死亡正向他迎麵撲來。

前麵說過了,赤眉攻打劉玄,不過是黑吃黑。此次樊崇以長沙王為代價,誘劉玄投降,就是為了傳說中的皇帝玉璽。隻要那個玩意一到手,劉玄還有活著的價值嗎?

樊崇離開後,赤眉將領們即刻將劉玄拉起,推出去準備斬首。這時,有人卻追上樊崇,大聲吼道:如果你今天殺了他,我也死在你的麵前。

赤眉樊崇大吃一驚,回頭一看,原來是天子劉盆子的哥哥劉恭。劉恭先前侍奉劉玄,後劉盆子稱帝,他就跟著赤眉混了。

盡管劉盆子是個傀儡,但是其兄這一聲怒吼,總算將樊崇吼明白了。做人可以無恥,但不能這麼無恥。過河拆橋,見利忘義,不厚道啊。

樊崇拍拍腦袋,突然有點不好意思了。隻見他抬頭說道,好吧,赦免劉玄,封為長沙王。

劉玄僥幸躲過一劫。但是,躲得過今天,躲得過明天嗎?躲得過明槍,又能躲得過暗箭嗎?一想到這裏,他心都涼了半截。他堅信,在赤眉的陰暗處,埋伏著一批暗箭高手,遲早會朝他背後射來。

劉玄想對了。的確,在赤眉的隊伍裏藏著一批放冷箭高手。可能有人已經想到了,這些要放冷箭的就是在皇宮裏跟劉玄大打出手,被趕出長安城投奔赤眉的將領。比如,新市兵王匡就是其中一個。

王匡很冤,做壞事的都是他的部將,然而什麼壞事人家想都栽到他頭上來。沒辦法,他是領導,沒有他點頭,那幫人能亂來嗎?不管王匡是不是這樣想的,可人家就是這樣想的。可見,亂世當領導,還不是一般人能當的。

當然,王匡是投了赤眉,可沒人哪隻眼看到,他要準備給劉玄放冷箭。倒是有人看見,下江兵另外一個將領要投暗槍了。

下江兵首領是王常,曾經跟劉是一夥的。他這屬將叫啥名字,我認為也就不必交代了。既然是放暗槍的,就讓他永遠躲在曆史的暗處,不被人知算了。

在赤眉集團中,負責保護劉玄的是一個叫謝祿的將領,時被赤眉封為右大司馬。那想放冷箭的這樣憂慮地告訴姓謝的:長安三輔百姓,都想把劉玄搶回去當他們的皇帝。如果真被他們搶走了,以後聯合攻擊咱們,那不是坐著等死嗎?出來混,安全第一,不如這樣……

後麵的話不用多說,人家就知道怎麼回事了。謝祿聽後,深以為然,決定對劉玄下手。

有一天,劉玄要出城郊遊牧馬,謝祿派人跟從,就在郊外將他絞殺。

繼王郎之後,又一個自立為天子的人倒下了。沒有掌聲,沒有鮮花,隻有悲涼與歎息,在遙遠的夜空回蕩。

天下攻略

長安攻堅戰

現在的長安,外麵亂,裏麵也亂。長安郊區三輔管轄地區的老百姓,紮營駐軍,與赤眉為敵,發誓要把劉玄搶回來。沒想到,他們那一聲聲怒吼,沒把劉玄救出,反將他害死了。於是他們心怒難平,接著又發誓跟赤眉不共戴天。

三輔地區百姓看不慣赤眉,主要還是他們內部管理太亂了。赤眉屬下軍隊士兵,上了長安街,隻要是順眼的東西都是自己的。出門在外不搶白不搶,便成了赤眉的口頭禪。什麼擁立漢王室,替天下民生發話,那通通是扯淡。

事實上,赤眉兵們剛剛鬧革命的時候,還是有點理想的。赤眉領導人曾經打出這樣一個口號:“殺人抵命,傷人賠償。”然後多年過去,人一闊臉就變,早把那些革命口號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王莽末年,太師王匡出兵,上路時必要大搶一番。那時,長安人一出門就歎息:我寧可碰到赤眉,也不要碰上太師王匡。多年以後,太師王匡走了,他們倒黴透頂,真的碰上了赤眉,卻從來沒碰過一支不偷不搶的仁義之師。

夜路走多了,總要碰到鬼的,這是留給倒黴蛋的話。但是,像長安百姓,鬼碰到多了,偶爾總要碰個神吧。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盼的。

於是盼星星盼月亮,突然有一天,長安郊外傳來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長安來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