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劉秀偏偏說,別逗了,立國三十年,政績還是不如意。隻要老百姓生活不滿意,我就不敢上泰山欺騙老天。這事到此為止,以後誰也不許再提登泰山封禪一事。如有敢提者,剃光他的頭,流放他的身,叫他吃不完兜著走。
劉秀把眾人都唬住了。
難道,他此生就此飄逝而過,不想在泰山留下他漂亮的政治足跡嗎?沒人知道,也沒人敢問。
劉秀是真謙虛,還是想作秀?沒人猜得透。非常之人,常出非常之舉,做非常之事,我等鼠輩難見其心,也無可厚非。然而不久,劉秀還是改變主意了。
事情緣於劉秀讀了一本書,是一種神秘預言書,名字就叫《河圖會昌符》。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赤劉之九,會命岱宗。”
在漢朝,神秘預言書最先不過是茶餘飯後,當作談資嘩眾取寵的玩意。後來經過劉向以及王莽,將它轉化為官方學術後,全國人民無人不談圖畿。於是乎,神秘預言書滿天飛,真版盜版,無人知曉。
劉秀這輩子,權力,美色,音樂等玩意,於他眼中可視為無物。他獨有一個怪癖,就是喜歡研究所謂的神秘預言書。
他之所以樂此不疲,就是他應了某句多年前就流傳得天花亂墜的畿語,當了皇帝。從那以後,他唯圖畿是從。
老實說,劉秀這人做事要認真起來,天下無敵,可是糊塗起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當年,剛當上皇帝那會兒,他拜鄧禹為丞相,卻想不出該讓誰來當大司空和大司馬。於是乎,他就去翻家裏那些神秘預言書,找到了兩個人選。一個是王梁,一個是孫鹹。
兩人是個什麼人物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劉秀那幫跟他並肩奮戰的同誌不高興了。天下離譜的事可多著呢,可哪見有人翻書來定官位的?最後,劉秀迫於壓力,隻好撤了心中念頭,選吳漢為大司馬,風波才就此罷休。
“赤劉之九,會命岱宗。”這話啥意思?其實也不難解。赤劉,就是姓劉的意思。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崇尚赤色,劉氏政權就叫赤劉。赤劉之九,就是劉家第九代。岱宗,就是泰山的別名。
這話大約意思就是說,劉家第九代後裔,應該去泰山封禪。劉秀恰好是劉邦九世孫,而封禪之人,必是皇帝。按神秘預言書的意思,無論他多麼不想出門,也得要辛苦跑泰山一趟。
初看到這話時,劉秀心裏極是疑慮。原因很複雜,我想原因之一就是擔心讀到盜版書,把他騙了。於是乎,他馬上將虎賁中郎將梁鬆喊來,布置了一個任務。
任務很簡單,就是去圖書館翻查收集的所有神秘預言書,看看有沒有類似“赤劉之九,會命岱宗”的話。
梁鬆挨罵時磕頭賣命,跑腿也是挺積極的。很快,他找到了一本書。名字叫《河洛畿文》。一看書名,我猜跟咱們的《新華字典》差不多。後者收錄的是漢字,前者收錄的則是所有畿語。
梁鬆拿著書去見劉秀,說,書裏的確有一條,跟陛下讀到的差不多。梁鬆前腳才走,拍馬屁的人就來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像劉秀這種不愛聽好話的人,拍馬係統要逮到一次拍馬屁的機會,也是五百年一遇的。這一次天賜良機,他們當然不能錯過了。
最先聞風而動的人,是司空張純。他是劉病已時代漢朝第一富翁張安世的後裔。
劉秀之前說過,誰要再提泰山封禪的事,就剃光頭,流放。拍馬屁就像做生意,盈虧自負,願賭服輸。張純繼承家族傳統,決定搏了。他率領一幫人,冒著被剃光頭趕出洛陽的風險,聯名上書,建議劉秀登泰山,祭天地。
很快,劉秀回信了。他說,看在大家一片誠心的分上,我就不剃你們的頭了,隻好辛苦一趟,親自登泰山去了。
公元56年,一月二十八日。劉秀正式啟程,一個月後,他順利登上了泰山之巔。
封禪儀式很繁鎖,可這是劉秀生命中最難得的快樂時光。他起身草根穀底,躍於龍野,騰於河畔,飛於山之頂。山高人為峰,劉秀窮盡一生,到達了人生的頂峰,實現了所有偉人渴望到達的高度。
這一刻,曆史見證,劉秀將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