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又不同於導彈,本身沒有動力裝置,靠飛機投彈時給予的初速滑翔飛行,然後靠本身的製導裝置的作用,修正偏差,準確地命中目標。製導炸彈的製導方式有激光、紅外和電視等,目前已經發展有十多種類型。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使用過多種精確製導炸彈,命中率在90%以上。
有的甚至可以從建築物頂部的通氣道鑽進去,摧毀內部結構和敵人的有生力量。連續發射後,一枚炸彈能夠準確地飛進第一枚炸彈炸開的缺口,摧毀堅固的設防目標。在切斷伊拉克交通補給線的空襲中,普通炸彈不大起作用,改用製導炸彈,很快就炸毀52座主要橋梁中的42座,基本上切斷了伊拉克軍隊的交通線。美軍還使用了一種新型的集束炸彈。這種炸彈加裝了動力和慣性製導係統,在目標幾十公裏外投擲,接近目標時自動解體,分離出247個裝有微波尋的裝置的小型子炸彈,每一枚子炸彈足以摧毀一輛坦克或一門火炮。
製導炮彈發射和戰鬥過程同普通炮彈一樣,不同的地方在彈丸上裝有製導係統。它本身沒有動力裝置,靠炮彈從火炮中發射瞬間獲得的初速,彈體的穩定翼和控製舵穩定炮彈飛行,然後在製導裝置作用下,自動導向目標。有激光和毫米波等幾種製導方式。主要用來毀傷坦克、裝甲車輛、艦艇等活動目標,美國的一種名叫“銅斑蛇”的激光製導炮彈,用155毫米榴彈炮發射,最大射程20公裏,最小射程3公裏。在11公裏的距離上,能擊毀小型固定目標和時速16公裏的運動目標。製導炮彈也有一個彈體中含有幾個子彈頭的,每個子彈頭可以自動搜索擊毀目標。
正在發展中的一種趨勢是,用普通火炮發射導彈,這就是炮射導彈。導彈的裝填、發射都和普通炮彈一樣。它可以用榴彈炮,也可以用迫擊炮發射。自行小高炮也可以發射防空導彈。火炮不僅是炮彈,也是導彈的發射器,使火炮和導彈成為綜合體、基本的火力單位,具備火炮和導彈的雙重作戰功能。
製導地雷、製導魚雷,都增加了高技術的製導係統。海灣戰爭使用的一種製導地雷,能自動辨認車輛,主動攻擊數十米遠的活動裝甲目標。現在已經有一種快速機動布設器材,早已不是我們在電影“地雷戰”中看到的,用人工埋設,用繩索絆拉。地雷本身也不容易被掃除。
有一種智能化水雷,對目標能進行分類識別,要炸航空母艦就能放過其他艦船。它綜合了水雷、魚雷、導彈和火箭的技術特長,能布設在水下6000米深處,獵雷艇和其他獵雷裝備很難發現和消滅它。
製導都是想使武器長上眼睛
導彈、炸彈、炮彈、地雷、魚雷,這些並不稀奇。稀奇的是有了各種各樣的製導係統,它們就像長了翅膀,有了眼睛,聰明靈巧得幾乎同人的動作一樣。
製導武器的製導係統,有3個大類十幾種方式。
一類是自主式製導係統。這類係統的特點是完全自主,控製導彈飛行的導行信號由導彈本身的製導設備產生,同目標或指揮站不發生關係,不容易受幹擾。這類製導係統,因為程序是預先確定的,所以隻適用攻擊固定目標。它包括:
根據物體慣性,測量導彈運動加速度,以確定導彈飛行軌跡的慣性製導;
依據地形特點引導導彈飛向目標的地形匹配製導;
根據宇宙空間某些星體和地球相對位置來進行引導的天文製導;
根據預先裝好的程序控製導彈飛行的方案製導。
另一類是遙控式製導係統。這類係統,依靠製導站給導彈提供導引信號,還可以根據目標運動情況隨時改變飛行彈道,適用於攻擊活動目標。有指令製導和波束製導之分,包括:
有線電指令製導,導彈同指揮站有導線相連,指令由導線傳給導彈。製導設備簡單,抗幹擾能力強,缺點是受導線長度限製,作用距離一般在1公裏以內。光纖技術興起以後,作用距離增大。
無線電指令製導,最常用的是雷達,跟蹤目標和導彈,由計算機算出位置、距離和速度等參數,形成指令發給導彈。這種製導方式,在一定距離內製導精度高,缺點是容易被敵方發現,抗幹擾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