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壇經(3)(2 / 3)

⑤米熟也未:禪家講“劈柴擔水,無非妙道”,此處以舂米為喻,暗示詢問惠能悟道了沒有,思維是否成熟了。

⑥猶欠篩在:此處以篩子篩米為喻,暗示惠能稱自己思慮早已成熟,就差五祖弘忍大師點化開示或驗證肯定了。

⑦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此處指五祖弘忍大師暗示惠能是夜三更來見。

⑧袈裟:比丘的法衣,解釋為不正色、壞色、染色等意義,因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濁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狀為許多長方形割截的小布塊縫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稱福田衣。

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金剛經》中之名句,與《心經》中“空即是色”義同。意即不論處於何境,此心皆能無所執著,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執著,猶如生根不動,則無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論於何處,心都不可存有絲毫執著,才能隨時任運自在,而如實體悟真理。

⑩具足:具備滿足的略稱。

B11丈夫:又譯作士夫,指成年男子,或諸根圓具的男子。人中之最勝者為丈夫,是勇進正道修行不退者。此處是調禦丈夫的簡稱,調禦丈夫是佛十大名號之一,意為佛能調禦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天人師:為如來十大名號之一。又作天人教師,謂佛陀為諸天與人類之教師,示導一切應作不應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脫煩惱之報,故稱天人師。

B12頓教:指頓悟成佛的教法。以說法內容分,長時間修行而後到達悟的教法,稱為漸教;迅即證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稱為頓教。衣缽:指三衣及一缽。三衣,指九條衣、七條衣、五條衣三種袈裟。缽,乃修行僧之正式食器,為出家眾所有物中最重要者。受戒時,三衣一缽為必不可少之物,亦為袈裟、鐵缽之總稱。禪宗之傳法即傳其衣缽於弟子,稱為傳衣缽,因此亦引申為師者將佛法大意傳授予後繼者。

B13有情:舊譯為眾生,即生存者之意。關於“有情”與“眾生”有說“有情”係指人類、諸天、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有情識的生物。而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為非情、無情之物。“眾生”包括有情及無情二者。另一說則認為“有情”即是“眾生”之異名,二者乃一體而異名,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無情之草木等。

B14達磨:指菩提達磨(?-535),為我國禪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廣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業,然而與武帝語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於嵩山少林寺麵壁坐禪,傳法給弟子慧可,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入寂後葬於熊耳山上林寺。梁武帝尊稱師為“聖胄大師”;唐代宗賜“圓覺大師”之諡號。

B15懷:指懷集縣,今天的廣西梧州。會:指四會縣,今天的廣東新會。

譯文

惠能對張別駕說:“想要參習無上的菩提覺道,不應該輕視初學佛法的人。下下等的人中會有上上等的智慧,上上等的人中也有愚鈍沒智慧的。如果輕視別人,就犯下了不可估量的罪過。”

張別駕便說:“你就說你的偈吧,我為你寫。你如果得了法,一定要先來度我,請千萬別忘了這句話。”

惠能的偈說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張別駕把這首偈寫完以後,弟子眾人全部驚訝不已,沒有一個不唏噓感歎的,互相說道:“真是奇跡啊,人不應該以貌取人,什麼時候他竟成了肉身菩薩。”

五祖看見大家驚訝嗔怪,唯恐有人要起心加害惠能,便用鞋將偈擦掉,說:“這首偈也沒有見得本心。”於是大家都認為是這樣的。

第二天,五祖悄悄地來到碓坊,看見惠能彎腰拴著一塊大石頭正費力地舂米,說道:“求佛道的人,為了佛法忘卻自身,正應當像這樣啊!”

便問道:“米熟了沒有?”

惠能說:“米早就熟了,就差篩子篩一下了!”

五祖弘忍大師用柱杖在碓石上敲了三下走了,惠能立刻明白了五祖的心意。在當天晚上三更時分來到了五祖的房裏。

五祖用自己的袈裟把門窗遮圍起來,不讓人看見。為惠能講解《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當下開悟,明白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的道理。惠能於是稟告五祖說:“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清淨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不生不滅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自我具足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沒有動搖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是能解釋產生一切萬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