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壇經(3)(3 / 3)

五祖弘忍大師知道惠能已悟得了本性,便對惠能說:“不能認識本心,學習佛法是沒有用的。如果認識了自我本性,識見了自己的本心,這樣的人就可稱為大丈夫、天人師和佛。”

五祖弘忍三更時分傳授惠能佛法,人們都不知道。於是五祖把禪宗頓悟法門和衣缽傳給了惠能,說:“你現在是第六代祖師,請善自珍重,好自護念,廣度天下有情眾生,將來廣泛流布本門教法,不使它中斷失傳。聽我的偈吧。”偈說: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即無種,無性亦無生。

五祖弘忍大師又說:“當年達磨大師剛剛由印度來中土傳揚佛法的時候,人們都不相信他,所以傳下這件袈裟作為信物,用來代代相傳,以為表證。頓教法門則是以心傳心,心心印證,都要自己求證得解脫。自古以來諸佛所傳都是以真諦為根本,祖師代代相承也都是密付教法,識見本心。衣缽實在是爭奪的禍端,到你這兒就不要再傳了,如果再傳這件袈裟,你的性命就如同係千鈞於一發,時刻都有危險。你必須趕快離開,恐怕有人要加害於你。”

惠能問五祖弘忍大師:“往哪裏去呢?”

五祖說:“遇到帶‘懷’字的地方就停下來,碰到帶‘會’字的地方就隱居起來。”

惠能於三更時分領受了衣缽,說道:“惠能我原本是南方人,平日裏不了解這裏的山路,怎麼能離開到江口去呢?”

五祖說:“你不需要擔憂,我會親自送你的。”

原文

祖相送直至九江驛①。祖令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②。祖雲:合是吾渡汝。惠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隻合自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惠能辭違祖已③,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④,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⑤,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

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雲: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雲: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⑥,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明良久。惠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⑦。

惠明言下大悟。複問雲:上來密語密意外⑧,還更有密意否?

注釋

①九江驛:今江西九江。

②合:應該,理應。

③辭違:辭別,告辭。

④大庾嶺:在今天江西大庾南、廣東南雄北,是五嶺之一。相傳漢武帝時,有庾姓將軍築城於此,因名大庾嶺,又稱庾嶺。

⑤參尋:追蹤尋找。

⑥屏息諸緣:指屏息凝神,排除一切雜念。諸緣,指人心所追求、迷戀的一切現象。

⑦本來麵目:禪林用語。乃人人本具、不迷不悟之麵目,即自己的自性,離開了一切的煩惱和染汙,就是自己的本來麵目。

⑧密語密意:指佛陀真實、秘密之言語與教示。密意,隱藏的旨意,即佛特殊的意趣。密意所說之語,稱為密語。

譯文

五祖一直把惠能送到江西九江驛。五祖讓惠能上船,五祖抓起櫓親自搖起來。惠能說:“師父請坐,應該弟子搖櫓。”五祖說:“應該是我度你到彼岸。”惠能說:“我迷悟時師父度我,我開悟時應當自己度自己,同樣是度,但師父度我和我度自我,用起來卻不一樣。惠能我生長在邊遠地方,連語言發音都不正確,承蒙師父傳授教法,現在已經得悟,應該以自己本心自已度自己了。”五祖說:“是這樣!是這樣!今後佛法要由你廣為流布了。你離開後三年,我才會離開人世。你今天善自珍重,好生離去,奮力向南方走,不適宜過早講說頓教法門,因為這些年內佛法很難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