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機緣品(2)(2 / 3)

法達從此領受了《法華經》玄深的教旨,同時也沒有停止念誦佛經。

原文

僧智通①,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②。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③。若悟三身無有自性④,即明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複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⑤,但用名言無實性⑥,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⑦。

通頓悟性智⑧,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汙名。

注釋

①智通:唐代禪僧,生卒年不詳。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載,師參禮歸宗智常求法,一夕突大呼:“我已大悟也。”次日,智常問之,答:“師姑天然是女人作。”智常許之。後居五台山法華寺,自稱大禪佛。示寂前舉偈雲:“舉手攀南鬥,回身倚北展,出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

②四智:指四種智慧。法相宗所立如來的四智。凡夫有八識,至如來轉為四智。一大圓鏡智,轉第八識者;二平等性智,轉第七識者;三妙觀察智,轉第六識者;四成所作智,轉第五識者。

③有身無智:禪宗認為離開了人的自我本性,一切都是虛幻不真實的。因為四智不離本性,若離本性而說三身,所談的就隻能是不起智用的空洞名言概念,不是真正的三身。

④三身無有自性:三身是從一個自我的本性而生的,並非說三身中各有一個自性。

⑤五八六七果因轉:五,指八識中之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對於色、聲、香、味、觸之五塵,能起五種識。八,指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六,則指八識中之第六識,即意識。七,是八識中之第七識,即末那識。前五識及第八識,屬於果。第六識、第七識,屬於因。前五識和第八識必需到成就佛果時才能轉為所作智和大圓鏡智,所以叫做“果上轉”。第六識和第七識卻能在未成就佛果前就能轉為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因而叫做“因中轉”。

⑥實性:真如的異名。

⑦那伽定:意譯為“龍”,有“定”的意思。龍定止於深淵曰那伽定。

⑧通頓悟性智:即認識、理解了關於從自性上談三身和四智的理論。

譯文

僧人智通,壽州安豐人氏,最初看《楞枷經》,大約看了一千多遍,卻還不領會三身四智的意思。前來禮敬惠能大師請求開解大義。

惠能大師說:“三身,即清淨的法身,這是你的本性;圓滿的報身,這是你的智慧;千百億的化身,這是你的行為。如果說脫離了自性,另外講三身,這叫作有身無智。如果悟到了三身卻沒有自性,這叫做四智菩提。聽我的偈。”偈說: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智通又問:“四智的道理,可以聽您講講嗎?”

惠能大師說:“既然領會了三身之意,就明了四智的意義,何必再問呢?如果脫離了三身,再談什麼四智,這叫做有智無身,就是本身具有這個智慧,表現出來的卻是沒有智慧。”又說偈: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智通立刻頓悟了在自性上談三身四智的道理,便呈上自作的偈: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汙名。

原文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①。髫年出家,誌求見性。一日參禮。

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②,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