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彭鐵爾,1904 年出生於古巴哈瓦那。父親是法國建築師,母親是俄國人,由於父母的影響,從小就喜愛文學藝術。曾在哈瓦那大學攻讀音樂和建築學,後留學巴黎。1 92 0 年返回古巴,參加先鋒派作家集團。在哈瓦那各大報刊發表文學評論,並擔任有名的《公共》雜誌編輯部主任。19 27 年公開譴責馬查多獨裁統治,被逮捕監禁,後逃往法國。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埃古·揚巴·奧》寫於獄中,19 33 年,在西班牙馬德裏出版。流亡法國期間,與超現實主義作家過從甚密,並與危地馬拉作家阿斯圖裏亞斯一道創辦《磁石》雜誌。1 940 年返回古巴,在哈瓦那大學擔任音樂教授。1 94 5 年再度逃到委內瑞拉,直到 19 60 年古巴革命勝利後回國。曾先後擔任全國文化委員會副主席,作家和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出版社社長以及駐法大使。

長篇小說《這個世界的王國》(19 49)是一部曆史小說,描寫 1 8 世紀海地的獨立革命。《消逝的腳步》(1 953)描寫一個白種人深入委內瑞拉的奧裏諾科原始叢林,進行人種學和音樂方麵的探索。小說《追蹤》(19 56)描寫馬查多統治時期一個學生告發了自己的夥伴,最後被殺。故事情節以貝多芬第三交響樂的演奏為背景,音樂的起伏同人物的內心世界融為一體,創作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啟蒙世紀》(196 2)描寫法國大革命時期加勒比海某國一個商人參加革命進行政治投機,後倒向法國反動派,成為法國殖民者統治加勒比地區的代理人。《方法的根源》(19 74)描寫拉丁美洲一位軍事寡頭的生平,是 70 年代揭露獨裁統治小說的重要作品之一。此外,他還著有《古巴的音樂》(196 4)、《巴羅克音樂會》(197 4)等作品。卡彭鐵洋 19 75 年獲墨西哥阿方索·雷耶斯國際獎,1 97 7 年獲西班牙塞萬提斯文學獎,197 9 年獲法國梅迪西獎。他曾於 196 1 年和 19 67 年兩次訪問中國,對中國人民懷有友好感情。他於 1 980 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