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的使用,始於康熙中期,最初僅限於皇帝指定的少數親信官員及部分督撫大員密奏見聞,以便互相監視和探聽民情,遂有密折文書的出現。密折是奏折的一種。清初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而題奏本章都不能直達皇帝,須先送內閣閱覽票擬後再進呈皇帝裁奪,既費時又易泄密,不利於皇權的加強。奏折則一掃此弊,具奏人可派遣專人或通過驛站直接送入內宮,由皇帝親自拆閱並用朱筆批示,然後再交來人或通過驛站發回原奏人遵行,中間不必經過任何機構或個人轉手。既速且密,有利於皇帝個人的專製獨裁。

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奏折的使用就比較廣泛,內而王公大臣,外而督撫提鎮均可使用奏折。雍正皇帝即位後,進一步擴大了使用奏折的範圍。除了康熙時期有奏事權的地方的將軍、督撫、提督和中央的大學士、尚書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員,對凡屬宜守機密或應速遞上聞的國家庶政,都可以用密折先行奏聞,然後再用題本正式奏請批示遵行。於是,奏折作為機密文書遂被普遍使用,成為定製。

奏折所涉內容非常豐富,大致可分為請安、謝恩、繳批和陳事四類。前三類比較簡單,陳事折則非常繁雜,涉及內政、軍務、外交,上自國家政務,下至百姓瑣事,甚至寺廟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謝恩,無一不包,大多不蓋印章,直接報告於皇帝,因而保密的程度很高。在當時,奏折是皇帝控製政權,了解和掌握內外官員的動向的有效途徑。

臣子繕寫奏折,封好後裝入報匣,專差遞送,經專門負責收發奏折的內外奏事處,到達皇帝手中。皇帝披閱奏折,皆用朱筆,稱“朱批奏折”,發還給具奏人。雍正帝時,命令將前朝朱批奏折繳還,此後成定製。

到雍正後期,尤其是在乾隆時期,因奏折成了國家的正式官文書,就逐漸形成一套嚴格的製度。隻有高級官員始有資格用奏折奏事。在公文程式、運轉關係以及繕寫的字體等方麵,也都有繁瑣的規定,違者就會受到處分。

雍正七年(1729年)實行副本製度,凡奉朱批的奏折,都由軍機處謄錄一份備查,即為“錄副奏折”。隻有極少數奏折或因事涉機密,或因風聞奏事,被皇帝留在宮中,稱為“留中”。凡留中的奏折,一般不朱批,不錄副,也不發抄,過後以原折交軍機處歸檔,故亦稱作“原折”。雍正帝繼位不久,還下令凡康熙帝的朱批奏折及他本人批過之折,在發還具奏人遵行後,必須於年終彙總繳還皇宮保存,個人不得私自留存和抄錄,並且從此成為定製。直至清亡廢止。

“相關鏈接”

欲速不達

從前,有個人挑著一擔子橘子進城。天快黑了,他怕在關閉城門之前趕不到城裏,心裏十分著急。正在這時恰巧迎麵走來一個行人,他便問那人能不能趕進城。那人瞧他慌張的樣子,就告訴他,如果慢慢走還可能趕得上。

挑橘子的人聽了很是生氣,以為那人在拿他開玩笑。他想難道慢走可以進城,快走反倒進不了城嗎?於是他便加快了腳步,不料,一不小心自己摔了一跤,橘子撒了一地。他急忙一個一個地往擔子裏裝橘子,好大一會兒才把撒在地上的橘子全部撿完。此時,天已經黑了,在城門關閉之前他真的沒能及時趕進城裏。

拾豆記過

明代一位清官,叫徐文靖,從小就能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很謹慎。

他仿效古人,每閃現一個正確的念頭、說一段正確的話、做一件好事,就在一個缽子裏投一粒黃豆,相反,每做一件錯事,則在另一缽子裏投一粒黑豆。開始,黑的多黃的少,自己則進行檢查、反省。漸漸地,黑黃相當;再後來,黃多黑少。他這樣堅持一生,即使在做大官期間也未間斷。

“延伸閱讀”

直麵困難與挫折

人生下來注定要同挫折困難打交道的,有的人能直麵挫折困難,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卻常常誇大挫折困難,放大痛苦。不一樣的選擇,不一樣的人生旅途。當你遇到挫折時,你不要氣餒,更不要灰心喪氣;當你遇到困難時,你不要被困難折服,要懂得如何跌倒了去嚐試爬起來。

泰戈爾曾說:“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了,那麼你也錯過群星了。”在複雜多變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當困難和挫折不期而至時,許多人隻一味地沉溺於挫敗的痛苦之中,傷心不堪,灰心不已,放棄了自己的奮鬥理想,卻不曾想過如何從逆境中從新振作、奮起,那麼我們也隻能與許許多多的成功失之交臂、擦肩而過。而有些人卻能冷靜下來,就當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依然保持著先前的拚勁和勇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他們的不同在於他們是否擁有理想,是否為理想付出努力,而當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他們是否依然能夠為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挫折就像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一段黑夜。在這樣一段特殊的時間裏,我們也許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光芒。但是請不要灰心喪氣,不要害怕流淚,更不要詛咒黑夜,因為那樣隻會讓自己陷入更無邊的黑暗之中。“與其咒罵黑暗,不如點燃一支明燭。”的確,我們隻有點燃心中的那支明燭,才能沿著希望之光走向黎明,走向太陽。所以,當遭遇困難與挫折的時候,要以微笑去麵對,因為微笑不僅是點燃心中明燭的火源,更是我們對信念的執著,對光明的不懈追求。

挫折和困難固然是有的,但請不要消極和恐懼,因為這樣既解決不了問題,又會浪費時間。挫折算得了什麼呢,機遇是公平的,而且特別偏愛那些倒黴的人。所不同的是消極的人在機遇出現時發呆,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惡性循環,以至於一事無成。而積極的倒黴人會越挫越勇,去尋找去發現,用盡全力抓住希望。這樣的人是會成功的!

對於麵臨的困難怎麼辦?一是不怕,二是戰勝它。光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理智地分析一下,哪些困難是客觀的,哪些又是主觀造成的。是客觀的,我們努力克服它,是主觀的,應力求避免。人的精力和生命總是有限的,我們應當盡可能地減少與困難發生衝突的機會。不管怎麼說,困難總不是什麼好事。我們應當努力減少主觀上的失誤,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對付客觀的困難。有人說,錯誤和失敗是難免的。但是,決不能以此為借口,而姑息自己的失誤。

困難與挫折是人生必遇的,而正因為荊棘,才有人生的精彩。困難與挫折便是我們通向成功的墊腳石。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經過無數次努力與奮鬥的堅定,它是無數次經過困難與挫折曆練後的見證。

因此,當我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不要逃避,更不要畏懼,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麵對它,用堅持不懈的奮鬥去戰勝它。把困難當作人生道路上的一塊頑石,用鍥而不舍的精神將它雕刻成最完美的雕塑;把挫折當作生命曆程中的一次寒冬,以積極熱情的心將它作為最美好的春天。那麼成功之門將永遠向我們敞開著。

“原文”

鬥鬧場 絕勿近① 邪②僻③事 絕勿問

“譯文”

容易發生打鬥的場所,不要靠近逗留;對於邪惡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問,以免受到不良的影響。

“注釋”

①近:接近。

②邪:不正當。

③僻:古怪。

“評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所處的生存環境和他周圍的環境和人有非常大的關係,一個人若處在一群是非不分,恩怨不明的人群中,整天打架、喝酒、鬧事、偷、搶,無所不做,那這個人長時間在這樣環境下,耳濡目染,受惡劣環境的熏染,自然也會變得是非不分,恩怨不明,甚至會沾染上壞習氣,嚴重的會毀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應避開或遠離這樣的是非之地,不要接觸這樣的人和事。若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和他周圍的人都是心地善良、明辨是非,那這個人也會被種好的氛圍所熏陶、所感染,心地自然向善,愛憎自然分明。

“國學小百科”

古代的鬥雞

鬥雞是中國古代盛行的一種供人消遣的遊戲。鬥雞時將把兩隻性情凶猛的公雞放在一起,它們就會激烈地互相啄咬起來。如果兩雞相鬥了很久,都有疲憊之態,還要用水將它們噴醒,使之振奮,重新投入戰鬥,直到有一隻公雞敗下陣來。鬥雞的場麵是相當激烈的,兩隻雞鬥得難分難解,勢不兩立,鬥完後雞冠流血,啼叫無力。

中國是世界上馴養鬥雞的古老國家之一,鬥雞之風在春秋時期已較盛行。唐代的文學家韓愈曾用詩描寫鬥雞的場麵:“裂血失鳴聲,啄殷甚饑餒,對起何急驚,隨旋誠巧紿。”

鬥雞是以善打善鬥而著稱的珍禽。兩雄相遇或為爭食,或為奪偶相互打鬥時,可置生死於度外,戰鬥到最後一口氣。據記載:鬥雞早見於春秋之初,距今大約已有二千六百年的曆史。在《左傳》中記載著季郈二氏鬥雞,因得罪於魯昭父,雙方竟因此而引發戰爭。

到唐朝時,十分盛行,不僅在民間設有鬥雞場,讓群雞相戶攻鬥,就連皇上也喜歡玩鬥雞。據說唐明皇十分喜愛鬥雞,曾經不惜重金,在宮廷中設置一個豪華的雞坊,還派人專門養雞,作為鬥雞之用,可見唐代宮廷中鬥雞風氣之盛。至宋朝之後,鬥雞的風俗才逐漸式微。

“相關鏈接”

陶侃惜時

東晉有一位名將叫陶侃,十分愛惜光陰,認為浪費時間是一種犯罪。在軍隊中任職四十一年,功勳卓著。他忠於職守,辦事勤勉,提倡珍惜每一寸光陰,不僅自己身體力行,還常常嚴格要求下屬。

陶侃任長沙郡公時,手下有些人因談笑玩樂誤了公事,他知道後非常生氣,下令將這些人喝酒的器皿和玩樂的工具搜出來,扔進了長江中,並教育他們說:“聖人把每一寸光陰看得比一尺大的玉璧還貴重,你們怎麼能這樣浪費時間呢?”從此以後,他的手下再也不敢荒嬉作樂浪費時光了。

管寧割席

管寧是三國時期人,他從小做事就認真專注,從不分心。有一次,管寧和朋友華歆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管寧十分認真,專心致誌地閱讀,可是華歆卻不那麼專注。忽然門外的大街上人聲嘈雜,議論紛紛,說是一個有名的大官乘著華麗的車馬從這裏經過,敲鑼打鼓的,很熱鬧。

華歆再也坐不住了,對這達官的威儀豔羨不已,心想:出去看看也許可以交一個朋友。於是放下書本看跑到門口看熱鬧去了。車馬過去之後,華歆回到屋裏,管寧對這種三心二意不認真讀書的態度很生氣,於是拿出刀子,割斷了坐兩人同坐的席子,表示自己絕不和華歆一樣,要和這種人絕交。

“延伸閱讀”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上網

網絡作為現代社會零距離的一種方式已經深入了年輕一代的生活!一旦沉迷,後果不堪設想!事實上,網絡本身並沒有什麼“罪過”,網絡隻不過是這個信息時代人們快速傳遞、交流信息的一個媒介。

網絡的出現也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一個迅捷的資訊平台。可以說在這個信息社會中,懂得正確使用網絡幾乎成為了一種生存能力,我們似乎根本不可能讓孩子們永遠遠離網絡,甚至談網色變。因此,問題的關鍵就落在了引導孩子們怎樣正確認識網絡和如何健康地使用網絡,教導青少年明白網絡是一種輔助學習的工具,我們使用網絡的目的是了解時政新聞、掌握國際國內的最新動態,擴大視野,彌補知識覆蓋麵的不足,而不是純粹為了消閑、娛樂。同時,通過那些因未能健康使用網絡而發生的一些悲劇,教導青少年沉迷於網絡遊戲、甚至混淆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的嚴重危害。

作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正確引導孩子上網:

1.主動引導孩子了解網絡。讓孩子知道,網絡的最大作用就是通過它來獲取有益的資源,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網絡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並積極地應用到學習生活當中去。不要視網絡為洪水猛獸,生怕孩子學會上網會陷進去。

2.要引導孩子運用網絡這個工具了解一些生活中有實際意義的問題,盡量為孩子創造有展示才能的機會,增強深入學習、掌握網絡知識的信心。

3.要常常和孩子交流上網體會。可以安排餐後或睡前的一小段時間,與孩子交流對網絡上一些信息的看法,要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交流,從而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從而便於正確加以引導。

4.讓孩子在主流網站的論壇上注冊為會員,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討論。現在,許多網站都有自己的論壇,如人民網、新華網、CCTV等,網友可以借助這個平台進行交流。由於論壇發帖自由靈活:既可以是簡短的文字,也可以是成篇的文章;既可以回應別人,也可以自擬話題,還可以進行辯論……這樣既滿足了與人交流的“聊天”之樂,又可以在討論中培養孩子獲取信息、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的能力,對培養孩子的思維、寫作能力也大有裨益。另外,論壇會員往往都有積分,充分利用這一功能則可使這項活動更具競爭性,更有利於吸引孩子的參與。

5.讓孩子建立自己的個人主頁。現在有一些網站是免費提供個人主頁的,申請到主頁後,自己的主頁就是自己的天地:自己充實內容,自己維護,既是展示自己的舞台,又是與網友進行交流的平台。

做這項工作,孩子既有成就感——可收到立竿見影之效,又有榮譽感——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還有使命感——對社會負責,而主頁上的訪問量又是一個量化標誌,雖不一定能說明主頁的質量,但也很能說明問題,結合它來評價主頁的效果,也是吸引孩子積極參與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孩子對這個數字的興趣,遠比遊戲的積分更為關注。

6.要限製上網的時間。孩子的自製力較差,容易上網成癮,如以粗暴方式完全製止他們上網,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正確的方法是通過交流盡量與孩子達成共識,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安排一定的時間上網,一天不超過1—2小時。要讓孩子知道,網絡隻是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輔助工具,過度的上網不僅會影響學習,對身體發育也是有害的。

應該說任何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在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的同時,都不可避免地出現許多負麵影響。因此,要正確疏導,使其利益最大化,弊病最小化,充分發揮網絡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原文”

將入門 問孰①存 將上堂 聲必揚②

人問誰 對以名 吾③與我 不分明

“譯文”

將要進門之前先問一下:“有人在嗎?”將要走進廳堂時,先提高聲音要讓廳堂裏的人知道。

(屋裏有人)問誰來了,回答時要說出自己的名字,如果隻說“吾”或是“我”,對方就無法分辨清楚。

“注釋”

①孰:誰。

②揚:提高。

③吾:我。

“評解”

在去別人家裏做客或辦公時,一定要先敲門,若門開著,一定要先詢問一下,這是對主人的禮貌。如果沒有人在,絕對不能冒失地闖進去。否則出現意外,到時候就百口莫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國學小百科”

古代的謙稱

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2.古代帝王的謙稱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3.古代官吏的謙稱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讀書人的謙稱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稱。“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謙稱有: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女子自稱妾;老和尚自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

“相關鏈接”

程?門?立?雪

楊時是宋朝著名的學者,讀書時,因勤學好文,名氣越來越大。程頤、程顥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者,楊時十分敬仰他們的學問,於是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後來程顥死,他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虛心求教。

一天,大雪紛飛,楊時讀書碰到了疑難問題,便冒著大雪去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時,見老師坐在椅子上睡著了,為了不影響老師休息,就在門前站著等候。當老師醒來時,楊時腳下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厚了。

[T6程頤]

三顧茅 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隻得失望地返回。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隻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麵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兩個兄弟第三次訪諸葛亮。這次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諸葛亮見劉備如此有誠意,便答應了劉備的請求,出山輔助劉備。

“延伸閱讀”

麵試中的禮儀

麵試中的禮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透過禮儀可以看出麵試者的涵養和素質,它甚至決定著麵試的成敗。因此,每一個麵試者都不能忽視麵試時的言行舉止。下麵是一些麵試時的言行舉止要求,對麵試者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1.從容鎮定

進入麵試場合時不要緊張。如門關著,應先敲門,得到允許後再進去。開關門動作要輕,以從容、自然為好。見麵時要向招聘者主動打招呼問好致意,稱呼應當得體。在主試人沒有請你坐下時,切勿急於落座。主試人請你坐下時,應道聲“謝謝”。坐下後保持良好的體態,切忌大大咧咧,左顧右盼,滿不在乎,以免引起反感。離去時應詢問“還有什麼要問的嗎?”,得到允許後應微笑起立,道謝並說“再見”。 一般無須主動伸手握別。

2.姿勢

坐姿要筆直端正,表現出有很好精力和熱忱,切忌小動作。如果主考官準備的是一張軟綿綿的沙發靠椅,應試者要盡量控製自己不要陷坐下去,更不要翹起二郎腿,要挺直腰杆;女性應試者最好雙膝並擾,雙手放在膝蓋上。說話時做些手勢是很自然的,可手勢太多也會分散人的注意力。

3.視線

應試者大部分時間應該看著提問的主考官,眼神可以停留在主考官眉宇之間或者額頭上,這樣既可以保持平視,也會降低自己的怯意。不可驚慌失措,或躲躲閃閃,給人缺乏自信或者隱藏不可告人秘密的印象,極易使考官反感;另外,若死盯著或瞪視考官的話,又難免給人壓迫感,顯得有進攻性,招至不滿。也不要不停地環視房間,會顯得缺乏自信或對所談話題缺乏興趣。

4.聆聽

主考官講話必須留心聽講,把自己看做聆聽者。為了表示你已聽懂並感興趣,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點頭,碰到不明白的問題,最理想的辦法是請對方略作解釋,這樣既可以贏得幾分種的考慮時間,也可以表現出也可以表現出自己的認真。一般情況下不要打斷主試人的問話或搶問搶答,否則會給人急躁、魯莽、不禮貌的印象。問話完畢,聽不懂時可要求主試人重複一遍;當不能回答某一問題時,應如實告訴主試人,含糊其辭和胡編亂造會導致麵試失敗。對重複的問題也要有耐心,不要表現出不耐煩。

5.發言

談話時,要發音清晰,咬字準確,語調得體,聲音自然,音量適中等。發言時語速不要太快,可以一邊說一邊想,給對方一種穩重可靠的感覺。 談話時,切忌隻回答“是”或“不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答話略作解釋。回答問題時盡量避免口頭禪和俗語,因為這樣不僅有礙於人們的連貫理解,而且還容易引人生厭。

6. 感情

麵試過程中,應試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一切較為激動的感情流露;要表現得友善,容易相處,保持誠懇的態度。切記不要激動地與主試人爭辯某個問題也是不明智的舉動,冷靜地保持不卑不亢的風度是有益的。有的主試人專門提一些無理的問題試探你的反應,如果你“一觸即發”,亂了方寸,麵試的效果顯然不會理想。

7.儀態

沒什麼比撫弄頭發、按筆帽、腳拍地、玩弄領帶、挖鼻、玩弄考官遞過來的名片等動作,或不由自主地觸摸身體某部分更糟糕了。準備好你的發言,麵試時鎮定自若地說出來。

“原文”

用人物 須明求 倘①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② 借不難

“譯文”

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如果沒有事先征求同意就拿,那就是偷。

借來的物品,要愛惜使用,並準時歸還,以後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時,就不會困難。

“注釋”

①倘:假如,如果。

②急:緊急。

“評解”

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你來我往,相互求借,但在借用他人的物品時,一定先要征得物品主人的同意,再去拿要借的物品,千萬不要“先斬後奏”,這樣是不禮貌的。如果征得主人的同意,就隨便把東西拿走了,那跟小偷兒的行為沒有什麼區別。

向別人借東西的時候,要說明使用的日期,並要信守承諾,及時歸還,這樣以後再借用的時候主人就很願意借給你;倘若不講信用,借了之後不能如期奉還,甚至忘記歸還,讓主人來催繳,這樣就喪失了信用,以後想再借,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

“國學小百科”

古代契約的起源

契約,就是協議或合同。見證人不是契約(協議或合同)當事人,隻要有雙方當事人簽字即為有效合同。 因古時識字者比較少,許多當事人都不識字,看不明白契約的內容,甚至不會簽字(隻能畫押),因此多數情況下要有見證人,見證人在當時的地位非常重要。

契約在我國古代西周時期就出現,西周時期的契約基本分為兩類:

1.買賣契約

西周的買賣契約稱為“質劑”。這種契約寫在簡牘上,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份。《周禮》載:“質”、“劑”有別。“質”是買賣奴隸、牛馬所使用的較長的契券;“劑”是買賣兵器、珍異之物所使用的較短的契券。“質”、“劑”由官府製作,並由“質人”專門管理。

2.借貸契約

西周的借貸契約稱為“傅別”。《周禮》載:“聽稱責(責同債)以傅別。”為了保證債的履行,要求當事人訂立契約“傅別”。“傅”,是把債的標的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寫在契券上;“別”,是在簡劄中間寫字,然後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劄上的字為半文。

“相關鏈接”

查 道 送 禮

宋朝時,查道有一天和仆人挑著禮物去拜訪遠方的親戚。中午時分,他和仆人都餓了,路上一時又找不到吃飯的地方,又沒帶午飯,怎麼辦呢?仆人建議從送人的禮物中拿些食物吃。查道說:“這怎麼行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就是人家的東西了,我們怎麼可以偷吃呢!”於是兩個人餓著肚子繼續趕路。

宋?濂?借?書

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小的時候家裏很窮,根本買不起書。宋濂為了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於是就常常向人家借書來讀。許多富有的人家藏書很多,但是都不願意借給他。

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戶借書看,這家人不願意借給他,所以借的時候就講明十天之內一定要將書還回來,可十天根本就讀不完那麼厚的一本書。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著大雪,那家人以為宋濂不會來還書了,可是宋濂卻冒雪把書送還了回來。那人很是感動,於是他告訴宋濂以後可以隨時來看書,不再給他限定借書時間了。

“延伸閱讀”

如何貸款買房

目前貸款購房主要有:住房公積金貸款;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個人住房組合貸款。

1.住房公積金貸款:對於已參加交納住房公積金的居民來說,貸款購房時,應該首選住房公積金低息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具有政策補貼性質,貸款利率很低,不僅低於同期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僅為商業銀行抵押貸款利率的一半),而且要低於同期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說,在住房公積金抵押貸款利率和銀行存款利率之間存在一個利差。同時,住房公積金貸款在辦理抵押和保險等相關手續時收費減半。這種貸款方式限於交納了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員工使用,限定條件多,所以,未繳存住房公積金的人無緣申貸。

2.個人住房組合貸款: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發放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一般為10-29萬元,如果購房款超過這個限額,不足部分要向銀行申請住房商業性貸款。這兩種貸款合起來稱之為組合貸款。此項業務可由一個銀行的房地產信貸部統一辦理。組合貸款利率較為適中,貸款金額較大,因而較多被貸款者選用。

3.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隻要在貸款銀行存款餘額占購買住房所需資金額的比例不低於30%,並以此作為購房首期付款,且有貸款銀行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並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那麼就可申請使用銀行按揭貸款。

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應按下列程序:

1.借款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需要向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書麵申請,填寫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表並如實提供有關資料。

2.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借款人資格、擔保人資格、貸款額度和貸款期限的審查及合同的填寫同意後,借款人與中心簽訂相關合同或協議,並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辦理保險。

3.貸款手續辦理完畢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給銀行簽發準予貸款通知書,銀行接到貸款通知書後辦理貸款劃付手續

申請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工作流程:

1.買方要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預售契約》。

2.支付30%以上的房款。

3.去房管部門辦理預售登記。

4.辦完預售登記後,買方持契約正本,填寫借款申請及借款合同。

申請人應具備的條件

各銀行一般都要求“個人購置住房貸款”對象應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留身份;

2.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信用良好,有按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3.不享受購房補貼的,不低於購買住房全部價款的20%作為購房的首期付款;享受購房補貼的,以個人承擔部分的20%作為購房首期付款;

4.有銀行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並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

5.具有購房合同或協議,所購住房價格基本符合銀行或銀行委托的房地產估價機構的評估價值。

申請所需證件

在申請借款時,申請人應出具多種文件,主要包括: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或其它有效居留證件);。貸款人認可部門出具的借款經濟收入或償債能力證明;符合規定的購買住房合同意向書、協議或其它批準文件;抵押物或質押物的清單、權屬證明以及有處分權人同意抵押、質押證明和抵押物估價證明;保證人同意提供擔保的書麵文件和保證人資信證明;以儲蓄存款作為自籌資金的,需提供銀行存款憑證;以公積金作為自籌資金的,需提供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批準動用公積金存款的證明。

個人貸款額度

個人購置住房貸款的貸款額度為不高於房地產評估機構評估的擬購買住房的價值或實際購房費用總額的80%(以二者低者為準),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

償還方式選擇

在還款時,借款人應按借款合同約定的還款計劃、還款方式償還貸款本息。如借款人提前還款,應事先征得貸款人同意,並辦理有關手續。償還本息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一是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的,實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二是貸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可采取等額本息還款法和等額本金還款法等還款方法,按月歸還貸款本息。

房貸質押和抵押

可以作為購置住房抵押物和質押物主要有如下種類:

1.個人住房貸款的抵押物

(1)借款人有權自主支配的房產及其它地上定著物;

(2)借款人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2.個人住房貸款的質押物包括國庫券、國家重點建設債券、金融債券、AAA級企業債券、個人定期儲蓄存單等有價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