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管覺得我有點“外行”了,可能也覺得我有點得隴望蜀不識好歹了,衝著旁邊的幾位警官似乎無可奈何地笑著說:“甲四,他還不樂意去。”
旁邊的幾位警官見到前前後後這段情景,現在又聽隻管這樣說,都忍不住笑了,紛紛“勸”我:“甲四不錯。別人想進,還進不去呢。”
“沒有經驗呀。你們說好,就是好。那就是它吧。” 我也有點“無可奈何”地說,好像看守所裏的牢房真的能夠“自選”似的。我是看到警官們說話都露著調侃幽默,我也大膽湊了一句趣。警官們看著我都笑了,我自己也笑了。
直到進了甲四幾天後,聽了牢友們的介紹,我才知道眾位警官所言絕對可靠,甲四確實真的不錯。別的方麵先不說了,說一個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身在甲四的人可以不用幹活,也就是不參加所裏安排的體力勞動。據後來號裏人跟我說,在整個市一所四層樓的幾十個監室中,也隻有作為甲監區區長的隻管教直接管理的甲四、甲六、甲七三個監室,沒有生產任務。其中甲六、甲七還都是特殊號,本來就應該享受特殊的待遇,真正不用體力勞動的普通號全所裏唯一的也就是這甲四了,一般人想進還確實輕易進不來。
看守所裏的勞動一般都要安排在室內進行,這也是看守所和監獄的區別之一。市一所的勞動地點就在各自的監室內,後來我在被提訊時在樓道裏看到過,項目是疊報紙、廣告。勞動強度看來不大,但聽在其它監室裏幹過這活的同號們說,每人每天都是有定額的,完成不了就要受到懲罰。如果不是勞動態度上的問題,而僅僅因為手慢而完不成,那麼最簡單的處罰是:幹不完不準吃飯、睡覺,直至幹完為止。
筆者本人自身曆來弱項不少,要說最大的弱項還就是不善於體力勞動,以前也基本沒從事過體力勞動。現在加上年齡和疾病的因素更是不諧此道了。進了看守所雖是很大的不幸,但能來到甲四這個免除勞役的監室,也算“適得其所”,不幸之中的萬幸了。真應該好好謝謝隻管。
值得感謝隻管的還不止如此。兩天之後,隻管連著“提訊”了我兩天,找我談話。使我在看守所“初蹲”階段有了一個適應的過程,也了解了一些“知識”,對我了解看守所、“蹲好”看守所,都不無補益。特別是談話中,隻管還曾提醒我一件事。那是聽我介紹完案情和相關人以後,坦率地說:“跟那幾個人有關呀,他們當年也都在這押著。那幾個人可不老是‘東西’的,(人性)不怎麼樣。有嘛你就撂吧”。啟發我爭取主動,先給人一個好態度。
“收”,是監牢界的一個專用名詞。通過觀察我剛進到樓道裏麵的一係列過程,諸位應該大體明白它指的是什麼了。從中可以體味到:隻管教是“收”的主語,我是它的賓語。凡一個人進到牢房裏麵,都有一個被“收”的過程。
“收”,在監牢界似乎就象社會上收徒弟拜師一樣,收的一方的地位越高,名氣越大,被收的人就越有“成就感”,好象自己的地位名氣也跟著提高了。號裏常有人自豪地說:“我是X監區長親自收進來的。”相對於那些由普通管教收進來的似乎就身份地位高了一些。根據曆年的傳承,管教們對於自己親手收進來的牢犯往往也視為“親傳弟子”一樣,各方麵給以一些關照。甚至對某些“得意門生”, 縱其看守所始終一直照顧有加。這也應該算是看守所裏的一條潛規則吧。
筆者本人現在就是被監區區長親自收進來的,而且是甲區的區長。甲區,一個甲字,說明我們是本看守所的“首善之區”。被“首善之區”的區長親自收了,這意義也非同凡響。
至於筆者本人現在在看守所裏的身份及稱謂,曆年流傳,由“收”引申開來,在監牢界也有一個專用名詞,叫:“新收”。新從外麵“收”進來的(人)之意。
進了牢房,首先必定要從“新收”當起,可“新收”是那麼好當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