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屋頂安著兩盞一米多長的日光燈,但平時隻有靠樓外一側的一盞亮著,且一天晝夜不息24小時長明。兩盞燈的中間裝著一個直徑一米多的大吊扇,天熱的季節也是一天24小時不停地旋轉。屋頂的東北角,懸吊著一台29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市一所的政策很寬容,除了坐板時間都可以觀看,而且整夜都不停。
牢門相鄰的牆角麵對板的上方有一個監視器探頭和一個揚聲器。牢門旁靠近板的一側還有一個對講機,供緊急情況下聯絡和開全所大會時號裏報數時使用。對講機上麵掛著一個日曆。下麵的暖氣罩上放著一個小的旅行電子鍾,。
在監視器探頭和揚聲器的下麵,靠牆有一個櫃櫥,裏麵放全號人的洗漱用品和飯盒、口杯、茶杯等。在它的下麵放著一個小的溫熱兩檔飲水機。
馬道上空從牢門到對麵牆壁懸著一根鐵絲,供每周六日洗完衣服晾曬之用。靠茅上方的一段鐵絲外麵還特意纏上了一層塑料布,是供掛毛巾用的。全號人的毛巾要一律對折再對折後依次放上,高低長短一致,非常整齊。看著它,恍惚間,我仿佛又回到了曾經的軍營。
板後麵、即東麵的牆上,正中上部有一片地方,上麵貼著用約20厘米見方的紅紙寫的四個大字--《學習園地》。下麵整整齊齊地貼著三排16開白紙、橫格紙甚至稿紙寫的稿件,因為號裏人很少有站立的機會,一次我趁機站那粗粗瀏覽一下,都是《決心書》、《保證書》之類的東西。
在號裏待得日久,有人告訴我一首古老的歌謠,《牢房七大怪》:
“茅房在裏,廚房在外,
禿腦袋,沒褲帶,
腳朝裏,頭朝外,
長明燈,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