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卸八塊的“殺人魔王”(3)(2 / 2)

老信說完,我當時還和他開個玩笑,我說,“等我出去要是真沒飯轍了,就找地方幹這個去。”從這裏可以看出老信對自己在最困難的時刻不餓肚子,時刻有著充分的準備。現在的“工作”當然要比掏耳朵強多了,心也就踏實下來,一心一意地經營自己的修車配鑰匙攤。

他原本就會點武藝,一次在一個公園裏比比劃劃時又見到了一位名師,人家願意義務指導,每天早起他就跟著人家練練功。

老信的生活很有規律,早晨起來自己先做點早點吃下,然後準時趕到那個小公園練功,回來時順路遛遛菜市場,買點菜。十點左右,出攤。中午在攤附近買點現成的吃,權做午飯。下午,如果是冬天,六點以後下班的人流基本都消失了,他就收攤了。如果是在夏天,則要到八點多鍾後才收攤。每天收完攤,回到租住房,自己動手炒菜做飯。老信說,他炒菜的手藝也不錯,也能鼓搗幾個小菜。當然,平時隻有自己,就乎一下就算了。隻有自己的生日或是節日高興了,炒倆菜,再燙上一壺小酒,慰勞慰勞自己。

如此長此以往,老信其實也不失有滋有味的小日子。日後如果能積蓄幾個錢,在轉行幹點生意什麼的,走上一條“小康”之路不是沒有可能。正當老信對自己的前程也充滿著美麗的憧憬的時候,一位姑娘的突然出現,使老信後來的思想逐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把這一切全打亂了。

姑娘是位青島人,當年剛剛考入這個城市的一所舉世聞名的大學。為了勤工儉學,在國慶節前夕,選擇了商業街的一個繁華街口在那售賣小型的手執國旗。一個大姑娘,又是從外地剛剛入學的大學生,可以說還沒有真正步入社會,哪裏會賣東西。隻是懷抱著幾麵國旗在路口站著,一臉的尷尬。碰巧有人問了,賣個一麵兩麵的。也巧,姑娘站的位置,恰好就在老信的修車攤旁邊。老信聽著姑娘的口音,搭上了話,倆人遂互認了老鄉。

傍晚。五顏六色的彩燈點亮了繁華熱鬧的街市,燈光下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可如此大的客流卻很少有人在姑娘麵前駐足。看到姑娘手裏的國旗還沒有賣出去幾麵,老信一天的工作基本結束了,但他沒有收工回家,出於老鄉之情,主動對姑娘施以援手。不知老信是怎麼吆喝的,反正他的促銷措施相當給力,結果一晚上姑娘帶來的國旗竟然一銷而光。姑娘賺了好幾十元,當場拿出三十元錢給老信,說利潤倆人平分。老信沒有接姑娘的錢,並且告訴她明天多帶一些來,他還幫著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