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吸煙與煙具(3)(2 / 2)

我說:“這樣吧……”我交待小新和洪昌商量把他的兩盒煙先借過來。而且按咱銀行的規矩要給利息,還時給多加一盒“19”。

洪昌同意了。

我當即拿過煙來,打開一盒,給全號的煙民們每人上了一隻。已經扛了幾天“刀”的煙民都有點感激涕零了。第二天下午,又給每人來了一隻。工作骨幹們晚上另外又多加了一支。當然多了也沒有,全號的煙民七八位,再多“照顧”兩盒煙就全光了。我自己也盡量克製,能不抽就不抽,免得使煙民們受刺激。好在第三天旅遊的管教回來了,立即開倉放“糧“,全號才渡過了煙荒。

號裏無“長物”。雖然允許抽煙,煙缸之類煙具卻是沒有的,監牢界現在的作法都是因陋就簡自己做。當然這個作法的曆史不太長,因為以前號裏是不能吸煙的。做煙缸的材料羊毛出在羊身上,無一例外就是整條煙的外包裝。第一次看見做煙缸是在市一所甲四,勞作老四拿著一個整條煙的包裝盒三折兩迭,不用剪子不用刀,一個漂亮的煙缸就做好了。平時隻要有材料有時間老四就做,有新的就把舊的淘汰掉,甲四裏的煙缸總是整整齊齊,幹幹淨淨的。每個煙缸內,還要鋪上從煙盒中剝出來的錫泊,以便防止煙頭的火和紙的直接接觸,確保安全。

老四做的煙缸雖然很漂亮,但樣式畢竟簡單一點,就是一個四方的盒。我到了甲六後,看見甲六的小羅能用六個硬翻的煙盒做煙缸,六個煙盒側立著,首尾相接,形成了一個六角形,不光漂亮,還非常大氣。那是給號長專用的。到了紅看後,裏麵的煙缸樣式就更多了,五花八門豐富多彩。但卻沒人會作小羅這樣的。剛進乙九時,我看號裏有人做煙缸,也自告奮勇說我在市一所時看到一個新樣子,很美觀,要給做一個。可號裏人當時大多數人抽的煙都是簡易的軟包裝,沒有材料,陸號長發令讓全號人隻要抽硬翻的煙都要把盒保存下來。結果還是沒有等湊齊煙盒,我就調號出去了,也沒有做成。

紅看裏,雖然沒有人會做小羅那樣的煙缸,但更是能人輩出。各種各樣的煙缸琳琅滿目,雖然材料都是煙的外包裝,卻能作出好幾種花樣來,都很漂亮。牛壯看著是魯莽漢子的形象,但那雙拿過“噴子”(槍)的大手卻也很靈巧。他做的那種煙缸應該算是其中最好的了,不光上部有一個劃著漂亮弧線的凸麵,四角還安置了四個放煙的煙槽,既美觀又實用,特別受打牌人的歡迎。號裏每次的周六大掃除以後,我都讓做一批新煙缸,換掉舊的,號裏也顯得幹淨整齊。能工巧匠們紛紛動手,五光十色的煙缸放在一起,漂亮極了,仿佛是一個煙缸展覽會。我曾說過,這應該製成紀念品,每個出號的人都送一個留作紀念。

在號裏時,閑著無事,筆者也曾想學學這門手藝,準備將來給朋友們做幾個,送送禮,讓大家看個新鮮,進了一趟看守所也算不虛此行。可總歸心苯手拙,靈氣不足,最終也沒有學會。雖然曾雄心勃勃地要做一個六角形的煙缸,可並沒有做,要真做了,憑我這眼高手低的“本事”,還不知什麼“熊”樣呢。

朋友們要用煙缸,還是自己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