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學術規範管理崇尚自律的管理理念,這集中體現在該校的“學術榮譽製度”。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學術規範管理所秉持的基本理念是重視學生個體的自律和學生群體的自我管理。貫穿於這一理念之下的管理實踐不僅有助於減少學術規範管理中開展“他律”的管理成本,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自律與自我管理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對學生個人(包括學生群體)的期待與信任,它將推進學生人格與學術道德的自我提升。
普林斯頓大學的這一學術管理理念集中體現在該校的本科生“學術榮譽製度”(The honor system)上。所謂“學術榮譽製度”是指所有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在入學前都要做出書麵承諾,保證從入校起恪守自己的學術誠信(Academic integrity)。具體包括:自覺遵守和維護普林斯頓大學關於考試的各項製度以及平時提交學術性作業的各項學術規範。此外,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術管理製度還要求學生個人不僅要在考試以及其他的學術活動中保持完全的個人誠信,而且同時還必須擔負起監督他人恪守學術活動要求與規範的責任。以考試活動為例,教師隻是在考試開始之初在考場中停留片刻,分發試卷,並針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隨即離開考場,直至考試即將結束時才回考場收集試卷。在整場考試中,學生完全通過自我管理與相互監督來維持考場紀律。這一“學術榮譽製度精神”(The spirits of the honor system)也同樣體現在其他一些學術與準學術活動中。
不僅是公開提交正式的書麵學術成果,甚至隻是一般的作業和口頭報告,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術規範對此也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如關於“重複提交作業”(Multiple Submission)的要求是:在有些情況下(一般不允許學生這樣做),允許學生重寫一個先前的作品或通過將兩篇分別符合某一學術作業要求的作業整合成能符合這兩項要求的一篇學術作業。但該生要確保先得到教師的許可,並且需要在呈交的作業開頭處加以注明。又如“口頭報告”(Oral Reports),學生進行口頭報告時要求提交書麵概要,對所有非自己原創性的內容進行聲明。普林斯頓大學針對本科生所設立的學術規範在努力保護學術“產權”的同時,也在積極進行著學術“產權”的“打假”,並力圖通過創設一個開放、規範和誠信的學術研究環境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術熱情,提高其學術創造力。
普林斯頓大學對學術違規設定多種懲處手段,但其主旨是治病救人。普林斯頓大學對學術違規行為的懲戒采用公開報告的製度,這不僅彰顯出學術管理的威嚴性,而且對以後可能出現的“學術機會主義者”進行了有力威懾。
普林斯頓大學在本科生學術管理實踐中能關注學生自律精神的培養,追求學術規範標準的細化,實現學術規範管理的規範化與製度化,決不姑息對學術失範行為的懲治,所有這些方麵的努力為普林斯頓大學孕育出了保護知識產權、捍衛學術誠信的積極學術道德風尚,也成為確保並不斷推進普林斯頓代代學人學術產出的重要基礎。普林斯頓大學的實踐也再次向世人昭示出高等學校的文化責任,那就是:高等學校不僅要承擔繁榮學術的重任,而且更應肩負起發揚學術規範精神、培養品學兼優的學術精英的光榮使命。
3.5 人才培養製度概述
為保障本科教育質量,普林斯頓大學建立了一些重要的人才培養製度:
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學生來源多樣化有助於師生理解和接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與閱曆的人,從而吸取對方長處。普林斯頓大學的多元入學製度就是這一思想的反映。其本科生來自美國各地及世界60多個國家,而且學校從多角度考察、評價申請者,以保證學生群體的多樣性。
本科生通過海外學習課程獲得國際經驗受到校方鼓勵,並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教育的一部分。例如,德語係每年都幫助本科生聯係在德國、奧地利等德語國家的暑期工作,使學生通過10個星期的親身經曆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普林斯頓大學一直很鼓勵和支持本科生通過國際交流課程獲得國際經驗,參加國際交流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科研目標選擇學習期限,通過參加國際上獲得認可的學校學習或國際學習計劃將同樣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國際交流結束後,學校將要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學生在提交給海外老師的論文時須留有副本,在學校給學生確認學分前,每個學生須寫一份國際交流總結及評價類的手稿給學校,這些評價對將來的國際交流者將會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還經常被用作資料供教職工討論,有時複本還將會轉給科研計劃發起者或相關學校,相應的這些計劃將根據學生的評價經常做一些改進。2009年開始的“大橋年”計劃也是貫徹了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