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6年,威爾遜校長就提出了創建住宿學院製的“Quad Plan”,不過這一計劃由於受到當時一些校內人士以及校友的抵製而未能實現。時隔72年後,成立住宿學院係統的建議被重提。如同前次一樣,高年級生不願意放棄他們的“飲食俱樂部”。最終大學委員會決定將采取兩年製住宿學院,隻提供給一二年級學生。正是在這次變革中巴特勒學院(Butler College)於1983年正式啟用。2000年,學校決定擴充住宿學院,經過一係列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於2007年秋季開始啟動新的住宿學院係統。三座四年製學院將分別與三座兩年製學院配對。三四年級學生可以選擇繼續住在住宿學院,或者搬到高年級生宿舍。但即使已經離開學院,他們仍可回學院就餐,以及向學院的老師尋求學業方麵的幫助。在此背景下,巴特勒學院建於二戰後的五棟宿舍被拆除,由Pei Cobb Freed and Partners設計的新宿舍樓將建於不同年代的宿舍/餐廳聯係在一起,完成其向四年製住宿學院的轉型。
在普林斯頓老校園中,由學院哥特風格(Collegiate Gothic)的老宿舍樓改建的住宿學院很受學生喜愛,而相比之下二戰後建造的現代主義風格的住宿學院就不那麼受歡迎了。因此,在新巴特勒學院之前興建的惠特曼學院(Whitman College)采用的是全然複古的仿學院哥特風格。
新巴特勒學院提供了包括晚間咖啡廳(營業時間是晚八點到淩晨一點)、學習室、教室、計算機房等多個公共空間。這些設施不僅麵向巴特勒學院,全普林斯頓師生均可使用。這一開放性也是區別於傳統住宿學院的一個重要特點。為了使這些公共空間易達並彼此連接,同時又保持兩至三層的建築體量,建築師將其放置在地下層。通過東側的下沉廣場以及在中央步道上的兩處下沉花園,位於地下的大部分公共空間均有大量的自然采光,且可直接到達室外。
為了能夠提高學院對高年級生的吸引力,為他們準備的宿舍套間的臥室要比低年級生的麵積大一些。同時學校要求這些高年級生宿舍要分布在整個學院裏,而非集中在某一個區域,從而增加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
住宿學院的絕大多數建築都由能容納2~11人的宿舍套房組成。房間的構造和樣式各不相同,但都典雅舒適。入學新生被隨機分配到六所風格迥異的住宿學院。所有未婚的本科生都被要求本科階段的前兩年住在住宿學院裏,大二之後才有權選擇是繼續在住宿學院裏還是住在別的地方。大一以後,學生們就有機會選擇自己的室友了。房間抽簽(Room Draw)在每年春季進行,高年級學生們則是在秋季享受他們選擇住宿環境的特權。據統計,有97%的學生都選擇在普林斯頓校園裏住四年,學校的住宿條件也確保了能容納所有學生。如果學生們在夜裏要單獨出行,可以要求提供護衛或者其他幫助。公共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每天24小時巡邏校園。
4.7 研究生院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院建立於1900年,現在大學有1450名研究生注冊,分布在51個係科中。按照傳統和設計,研究生院較小,重點放在攻讀文科和理科博士學位上。雖然普林斯頓有三所專業學院——工程、建築和公共事務,但它們的方向同別的學校同類性質的係科比較起來,更加偏於理論。
研究生院沒有固定不變的學製(包括學分、課程和年級)。每個學生的學習進程在同係裏的導師商量後擬定。這種靈活性,加上研究生院的規模不大,並且教學是在小的講習班上進行,使得教員和學生之間有密切的、富有成效的相互接觸,並激發出一種獨立探索的精神。進修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頭兩年一般都上課,包括必需的外語,為大考(General Examination)做準備。後兩年是獨立研究和寫博士論文。進修博士學位所需時間平均略少於五年。進修碩士學位所需時間從一年到三年不等,取決於所在係科和攻讀的領域。
普林斯頓的研究生院盡管規模不大,但以它的素質而聞名。在從物理學到哲學的各個領域中,普林斯頓的研究生教育即使不是全世界最突出的,也被認為是美國全國最突出者之一。它的素質經常吸引著全美國許多最有才華的研究生。不少人享有國家助學金,包括聯邦的獎學金,它不但供給學費,還供給日常費用。另外許多人還根據學業成績和經濟需要,得到大學助學金的資助。大約60%的學生通過半日工作(擔任助教或研究助理)來賺取學費及日常用費。一般有20%的學生領取校外頒發的獎學金,隻有大約8%的人是純靠個人或家庭的積蓄來支持的。這些研究生得到學位之後,在事業上都很成功。例如,在物理學這個領域中,就有7個普林斯頓研究生得到8次諾貝爾獎金。研究生也常常得到大學當局資助的供進行高等研究用的獎學金,它對經濟拮據的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幫助(現研究生學費是73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