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中國的和平崛起不會妨礙任何國家,也不會威脅任何國家。相反,具有13億人口的中國的和平崛起、和平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巨大貢獻。實現和平與發展是全人類最大的福社和願望。中國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促進世界多極化,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與法製化,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爭端。我們認為,世界上的事情應由各國平等協商,讚同發展模式多樣化,推動文明對話與交流,消除貧困,保護環境,實現各國人民的共同和諧發展。我們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女士們、先生們,中美關係是中國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建交25年來,兩國關係走過了一條很不平坦的道路,但總的方向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建交前,中美貿易額不足25億美元。今天已超過1000億美元,兩國已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建交前,中美兩國民間交往幾乎為零。目前,兩國人員往來每年超過百萬人次。中國有6萬多名青年人在美國學習,美國也有3000多人在中國學習。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近年來的共同利益不斷增加,合作的領域在不斷擴大和深化。不論在經貿、金融、環保、防治艾滋病方麵,還是在反恐、朝核、防擴散領域,或是在聯合國等多邊機製中,我們都可以輕易列舉出許許多多生動事例。這些都為進一步拓寬雙方的戰略利益提供了更好的空間與基礎。誠然,中美作為兩個大國,由於曆史、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彼此之間沒有分歧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正如鮑威爾國務卿所說:“美國認為更有必要同中國建立一種以共同利益為主,而不是以分歧為主的關係……我們知道中國也抱有相同的目標。”我完全讚同鮑威爾國務卿的上述觀點。中國有句古語: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說,真正的好朋友也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中美兩國在某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我們完全可以就有分歧的問題坦誠交換意見,但分歧不應當成為阻礙兩國進一步發展關係的藩籬。中美隻有發展健康的、穩定的友好合作關係,才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全球和平與發展的利益。當前,人類和平與發展麵臨諸多挑戰,世界的未來充滿了變數。各種傳統安全問題,如邊界衝突、民族矛盾、宗教恩怨等依然存在。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汙染、毒品走私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又在迅速蔓延。
我注意到一個現象:美國年輕人最喜歡的體育運動,如籃球、棒球、橄欖球等,都是最講求團隊精神的運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也需要團隊與合作精神。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麵對跨國性挑戰和威脅,任何單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即使它擁有無與倫比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國際社會隻有攜手合作,才能實現彼此真正的和平與安全。
約60年前,基於對“二戰”慘烈後果的反思,羅斯福總統與其誌同道合的人設計並創立了聯合國,其核心目的就是通過集體合作共同維護安全,促進發展。作為最具普遍性和權威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今天仍然是各國加強國際合作、應對共同挑戰的重要場所。一個強有力的聯合國是世界希望之所在。
一年前的伊拉克戰爭曾給集體安全機製造成衝擊,將多邊主義及聯合國推向了一個十字路口。一年來的伊拉克局勢說明,單邊行為不能帶來和平與安全,還會損害各國信任與合作。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集體安全與多邊主義才是解決國際問題的有效手段,聯合國已實質性參與解決伊拉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