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險著(1 / 3)

那站得最前麵的幾員高級將領,聽得完顏雍的話語,不由得都自是一陣竊竊私語。

完顏雍這樣說法,不啻於已然承認了這份和書的真實性。

隻是金兀術大帥不是明明已經擬定了今日之戰的全盤計劃,又怎麼會突然之間就這麼商定了和談之議?!

難道那個什麼南國天子與監軍將軍,已然說服大帥放棄了意欲背水一戰的打算,而決定就此和談?!

又抑或是大帥發現了什麼預想之外的情況,是以臨時改變了原本擬定的作戰計劃?!

若在平日裏,這樣的事情委實也是太過不近情理,隻是沙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臨機應段,卻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更何況,雖說這些將領也都是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經過昨夜金兀術那一席長談,卻也明白了眼前形勢之所由,一時將自心裏那些盤算計較全然壓了下去,今日擺開陣勢,自也存下了不惜性名,與宋軍拚死一戰的打算,然而終究在心中深處,仍然沒人希望自己會死在這個遠離故土的異域戰場。

而且眼下日上三竿,若是算起時辰來,隻怕金兀術大帥早就已然和南國天子見上了麵,若是原定的計劃無誤,那麼大帥也早就應該發出報訊的煙火才是,現在這片山林之間這般毫無動靜,分明是確實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難道……

站在最前列的阿裏達不由得策馬向前,向辛棄疾喝問道:“和議即成,為什麼我們大帥還不見回來?我們大帥現在到底是在哪裏?大帥是否真正還安然無事?!”

辛棄疾失笑道:“大帥自然無事,稍時便歸,本使自會在此時待到大帥歸來為止,若是見不到大帥歸來,眼下你們這許多把刀,要將本使斬成肉泥,隻怕也是轉瞬間事。”

阿裏達冷哼了一聲,說道:“要是大帥有什麼閃失,就憑你這南國小蠻子的一條命,也想抵得過去?!”

辛棄疾麵容一寒,眼中精芒綻射,連久曆沙場的阿裏達都下意識地覺得心中一凜,轉過了臉去。

辛棄疾冷然喝道:“這位將軍莫不是忘了,現下身陷重圍的不是似乎並不是我大宋軍隊,本使苦口婆心,隻是稟承我天子官家懷柔遠人之意,不願見得此處生靈塗炭,若是將軍不滿意,不如現在就可以拔出你的刀將本使斬殺當地,相信我天子官家馬上就會讓你們明白,本使這條性命,到底其價幾何!”

他這一翻起臉來,阿裏達反倒有些訕訕地說不出話來。

他們坐困此處也早已有了一段時日,若是對於突出重圍甚或反敗為勝還具有些許信心,自然也就不會要使出要由統軍大帥金兀術孤身為餌來誘出宋軍主力,才能求得全力一戰以獲取一線突出重圍的機會的下下之策。

其實昨夜金兀術那一番話,他們根本無從反駁,但也不代表他們就自對此表示認同。

其實很大程度上,他們對於金兀術所擬定計劃沒有什麼異議,一則是由於金兀術以軍令形式頒行,而他們身為軍人,講究令行禁止;再則也是因為金兀術所說的那些大道理,他們聽得都有幾分迷迷糊糊,實在並不是十分清楚。

所以他們雖然現下都已經盔甲齊集,做好了隻待金兀術訊號一發,便自全體發動衝鋒的決定,也都有著不惜銳意赴死,全力一戰的想法與決心,然而如果真正有能夠安全逃出生天的機會,他們也仍然還是抱有希望。

畢竟這裏無論天時還是地利,都極不適合於他們的鐵騎衝殺,如果依照金兀術訂下的計劃,趁著宋軍不備在宋軍的埋伏圈裏撕開一道口子衝出去,就當不難,然而到底有多少人能夠活著出去,卻也就說不定了。

誰也說不準在這場勢必慘烈萬狀的突圍過程之中,要付出犧牲多少條人命的代價。

而又沒有人知道,死去的那一個,究竟會不會是自己?!

這些女真將軍長久以來習慣了對於他們轄地內的漢人百姓,甚至於對於南國治下的一幹軍民人等,都自抱持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適才辛棄疾軟語相勸,他們一時不經意卻是忘卻了現下是自己這一方身居劣勢,這時辛棄疾神色轉厲,阿裏達雖然心中疑竇未去,卻也再不敢惡言相向。

旁邊幾員將領,見得氣氛尷尬,連忙上前打起了圓場,辛棄疾反卻是一時板起了臉,不多說話。

完顏雍這時才自緩步過來,信手將和約交給了身旁的近衛,由那名近衛在那幾名較高級別的將領麵前展開。

那些將領都自是跟隨金兀術多年,對於虎符印信自是熟悉,此時匆忙之下略略一看,自然也都自明白加蓋在這份和約之上的印信是真非假,不由得相互之間又自是一陣麵麵相覷,最後卻是將眼神都自投向了完顏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