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柏城的軍士已經達到八萬人,眾將領們聽說聶覺想到了計策,心中大喜,全部來到帥府。
聶覺已經讓心腹通知城門守軍,放鬆監管,似乎故意讓敵人的探子混入城內。
帥府中,聶覺很自信地布置作戰計劃,每一條,每一款,都讓那些將領們聽起來很有道理。
這不是真正的作戰計劃,這是聶覺話費等同的精力想出來蒙騙敵人探子的,他相信他的這套作戰計劃很容易,也很快被探子偷盜走,用不了一天,曲市駐紮十萬敵軍的主將就會得到這份計劃。
這份計劃要想蒙騙敵方的主將,必然先讓己方將領也看不出破綻,這樣以來才能完全讓敵方主將確信西柏軍布防。
事實上,聶覺也讓一萬多人馬按照計劃開始出城布防,這一切都被探子偵查到,很明顯聶覺故意的。
數萬人馬白天出城,晚上又偷偷地回城,掩人耳目,這樣以來,敵方主將認為聶覺已經在柏城外麵布下一個大布袋,等待著誘敵深入,一舉殲滅十萬人馬。
為此,敵方主將將城外的駐軍都撤退在城內,靠北的方向,山穀,溪水以及很多重要的隱蔽點,留下少許的精銳兵士,一旦發現西柏軍,就點燃烽煙,通風報信。
聶覺率領大軍出城的那天晚上,飄起了小雨,黑黑的夜幕遮掩了所有的光亮。
一小隊人馬按照原定計劃,襲擊曲市。
雨在黎明之前停了,還起了大霧,小隊人馬全是弓箭手,他們隻管往城樓射箭,擂鼓,並不靠近,借著這濃濃的大霧掩藏。
敵軍不出城門,在城樓上也是放箭,擂鼓,直到中午陽光照射,大霧逐漸散去,小隊人馬才悄然撤走。
柏城距離雲羽國不算太遠,隻需要突破雲羽國大軍占領的幾個邊防城池,就能進入境地,順利的話,大概五天左右。
昨晚小雨,清晨大霧,聶覺率領八萬多的西柏軍悄悄然地繞過了雲羽國占領兩個城池,駐紮在隱蔽的山林中。
雲羽國為了一舉拿下北洋帝國,幾乎傾全國的兵力進攻,目前主力不對聚集在柏城與那三城池附近。
已經奪下的城池,隻留下千人守城,料想北洋帝國也沒有足夠的兵力繞道後方奪城。
曲市的十萬人馬,也不追擊,依然緊閉城門,守城,另外派出幾萬人,協助主力軍猛烈地攻城。
如今柏城已經成為空城,千人守城,另外城外還有一小隊人馬在外麵遊蕩遊擊,聶覺封地的最後的守軍,正在陸續趕來,不需要十萬人馬,一萬人馬,攻城三天,必然拿下柏城。
聶覺估算過,再過三天後,十萬人馬得知柏城是空城,即便半天能攻下柏城,他們也不會攻打柏城了。
聶覺的計劃很成功,邊界上最後一個城池,原來屬於北洋帝國,現在插上了雲羽國的旗子。
派出的探子已經回稟,城內守軍不足一千人,因為靠近雲羽國,所以比別的占領城池留守的人員還要少。
晝伏夜行幾日,西柏軍的士氣很高,聶覺讓五百人換上雲羽國的盔甲,假裝護送傷兵以及掠奪來的金銀財寶的護衛隊。
城樓的守將沒有仔細盤問什麼,便讓人打開城門,護衛隊將守城的將領以及親信們騙到一邊,借故送給他們一些金銀珠寶之類的,然後乘其不備,了結他們的性命,城中的守軍還沒有想明白,躲在城外暗處的八萬人馬如同潮水般地湧入城內。
攻占城池的速度,讓聶覺驚訝,比他想象中還要順利還要快。
城中監獄中關押的俘虜軍人被釋放出來,都是準備送往雲羽國當奴隸的。
聶覺簡單地布置了一下守城的任務,留下一下士兵兵器,讓他們與解救出來的俘虜一起守城。
城中原來不足千人的雲羽國將士,大部分在抵抗中被殺死,剩下了不多,聶覺審問了他們的身份,得知他們有些人還是雲羽國的貴族出身,然後威逼這些人領路,準備進攻雲羽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