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果記憶力不好,就不會有創造力(1 / 1)

人類的最基本的腦力就是記憶。人類的思考,不管是思考的柔韌性或是創造點子的活躍力等,全都是以輸入的知識為基礎而產生的。因此這些知識如果經過整理維持的話,則思路可謂泉源不斷。所謂記憶是腦力的基本,也就是這個意思。

人們常說:“記憶好的人,創造力很差。”也有人說:“有的人在模仿方麵很拿手,可是創造力卻很弱。”

不過,我們認為創造與記憶是一體兩麵的,兩者要相互取長補短才能有所促進。

如果說記憶力是產生創造力的源泉,這是對的。能創造出新奇點子的人,他的記憶力也是相當突出的。

記憶這種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儲存在腦中的所有知識,然後再創造出新的知識的一種作業。

不論是哪一個天才,也無法記住用不知道的語言所傳授的知識。一個人即使是科學天才,如果用其不了解的俄語來跟他溝通,那他一定也完全不懂。因為在他的腦海中根本沒有儲存俄語。

也許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不過我想通過這個例子才能解釋新知識的記憶是完全要靠已輸進腦中的知識總動員後,才能產生的。

因而,如果知識的儲存愈來愈多,新的知識也就愈容易輸進腦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新的知識完全是利用原有的知識來記憶的。所以,能利用的知識愈多記憶也就愈好。在本書後麵所陳述的印象記憶術就是將儲存在腦中的知識組織起來,再創造出一個印象烙印在腦中的一種方法。因此,運用記憶術就會很簡單地增強記憶。

創造力就是以這些儲存的知識為基礎,使腦細胞(腦力),活躍起來,當然這基礎自然也就愈多愈好。

“魔鬼記憶”也是集中記憶術,是產生創造力的母體,記憶力如果不好,也就沒有所謂的創造力!

因此,知道的事物愈多者,愈接近記憶術的本質。

本書所敘述的魔鬼記憶術,對於愈上了年紀、經驗愈豐富的人就愈有利。

當然,這對於漫不經心、散漫的老年人而言,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每天有意識地讀書,並多聽別人說的話而努力向上的人,或是對許多事物有好奇心而不懈挑戰的人,雖年老卻不糊塗,知識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之所以會這樣,這是因為一方麵和已知的事物相對照,而另一方麵對有所感動或引起興趣的知識好好整理,更容易吸收消化。

假設有些人一麵看著情報資訊,一麵想“這時候若換成自己,該怎麼做才好呢?”,而有些人隻是邊看邊說啊!

……然後也不思考、也不主動去弄明白,那麼這兩者的記憶定型度可就有天壤之別了。

以往累積下來的舊知識,不但可以促進新知識的記憶,而且可以助長日後知識的吸收效果——像這樣滾雪球一樣增長見聞,是要靠平常不斷用心努力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