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一句名言:“發明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血汗)及百分之一的靈感(天才)。”
換言之,發明最終還是要有靈感,也就是靈機一動。我們認為,這所謂的靈感是要靠平日的努力(也就是血汗),將所收集的情報資訊在潛意識中努力地加以組織思考,於是偶然間,就在漫不經心的一瞬間,突然進出靈感的火花。
無中生有是不可能的事。憑著平目的努力所積累的各種眾多的情報資訊,慢慢地誘發新的創造,然後再接再厲地集中精神去徹底思考一番,這就是靈感的基石。
如此一來,在身心放鬆的一刹那,就有機會將平日思考的東西,以靈感的形式湧現出來。
此時,腦中的記憶(左腦)與創造(右腦)都將向著同一方向,終至相互結合。
記憶力、集中力、創造力三者,都可利用同樣的方法來提升。
為了容易記憶而在記憶材料上加工的“記憶術”,有人一看可能會覺得“加工時間”很長而感到不如意,然而這完全是一種潛在腦力的訓練。這在後麵會有詳細的敘述。本書所描述的記憶術——思考繪畫般的快樂故事,這才是真正的創造。
這個方法並非是把信息硬塞進腦子裏,而是讓腦筋活動的作業。
使用這個方法之後,就不容易厭煩、疲倦,也不容易忘記。
那個日本人每天花十七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背誦圓周率的4萬位數,但是不僅不覺得厭煩,還能集中精神一直持續下來,就是因為他始終抱著看長篇電影的心態,隻是將畫麵轉換成數字而已。所謂的記憶,簡單地說,就是將儲存在腦中的所有知識及親身經曆的體驗,結合新記憶的情報資訊,創造出嶄新事物的一種作業。
這種結合,藉著在腦中描繪的印象而沉浸其中,可以產生無限的樂趣,這就是被廣泛認同的“形象記憶法”,是魔鬼記憶術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