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喇嘛廟。(2 / 2)

翻過這座山,赫然見到一麵從千米懸崖傾瀉而下的瀑布。色純氣清。在陽光照射下,水汽蒸騰宛如若雲霧,而水霧又將陽光映襯為彩虹,十分漂亮。金霄讚道:“好美啊!”言盡,見那丹巴跪倒在地,向那瀑布流下的雪峰跪拜,少頃,站起,對吳籍二人說:“這是神山上流下的雪水化成的瀑布,沐浴可以求得吉祥的。”吳籍抬頭望那雪峰,陽光下美麗金黃,甚是神聖,便拉著金霄學那丹巴,潛心受其淋灑。

繼續向前,此地森林眾多,茂密非常。森林間有些湖泊,星羅棋布的,都不甚大。丹巴小聲囑咐:“這裏不能大聲說話的,一大聲說話,就會起風落雨,那就是觸怒神靈了。”兩人雖然不太相信,但也斂聲靜氣,不肯言語,跟在丹巴身後,一路行進。那小路幾乎難以分辯,偶爾更是無路,都從那森林中穿過,吳籍心道:“這裏也太過隱秘了,若不是有人帶路,根本就找尋不到。”

感覺是在向那雪峰處行走,那雪峰看著極近,但走起來甚遠,走了將近一天,連續跨了幾道山嶺。

又登上一座山,山下是一個小壩子(山間的平原),此山的對麵就是連綿的雪峰。那雪峰的山腳下,盡是滄翠的森林,都有三角狀的枝葉剪影,甚是漂亮。森林掩映下,有一建築。丹巴指著那建築,說道:“那裏是讚鬆比寺,我從小沒有父母,是那的活佛養大的我,這裏,這寺廟就是我的家了。”說著向下跑去,邊跑邊說道:“我帶你們去見活佛。”

吳籍望去,那廟宇和其他地方不同。別處廟宇都在半山上,依山勢而成,房屋連綿,外觀很是雄偉。此處的廟宇略小,房屋零散的掩映於森林之中,偶爾風過,才可見屋簷一角。少了幾分雄偉,卻多了幾分雅致。吳籍大感奇怪,心道:“這廟宇的外表有些奇怪,不象是廟,也不象是藏族的建築,相反,和武當山、青城山上的道觀到有幾分相似。”心下疑惑,拉著金霄,跟著丹巴向壩子中央走去。

進到壩子裏,綠草青青,十分可愛,草地上有些杜鵑花,成片成片,開的正豔。小丫頭的興奮的跑去,身在紅花綠草間。丹巴望到,口中說道:“姐姐好漂亮,跟仙女一樣。”吳籍哈哈大笑,說道:“丹巴兄弟大了,我給你娶個媳婦,比姐姐還漂亮十倍的。”丹巴臉立刻變的通紅,趕緊前麵跑了。吳籍心道:“快二十歲了,還這樣靦腆,我二十歲的時候,都失戀三次了。”壓抑下對丹巴教育一番的衝動,自己的初戀年齡應該是秘密,不能說出,尤其是有小丫頭在身邊。

路過湖邊,來到那廟前,吳籍定神辨認,這建築有些破舊,顯然年代極為久遠,補修的痕跡明顯。路過門廳,進入大殿,雖然建築經過多處改建,和初建時候相比已然麵目全非,但總體布局的漢人風格明顯,殿角飛簷更是漢族建築的典型特征,而旁邊新建的房屋,卻又是藏族的方正建築類型。吳籍左右觀看,心下大是疑惑。

這廟十分安靜,走到現在竟然一個喇嘛未見。穿過大殿,進到一個天井,才看到幾個喇嘛,正坐在靠西的長廊下功課。見到丹巴,有人招呼,但都說的是藏語,吳籍不能聽懂,似乎打招呼之類。丹巴笑著回話,顯然和那些人都非常熟悉。

穿過天井,吳籍越來越是疑惑,這樣的進深布局正是漢族建築的獨特特征。若是普通建築,隨著民族交融,到有可能仿照漢族建築修建,但喇嘛廟修成這樣,卻太過少見。

後麵是一排房屋,掩映在樹下十分雅致,有水環繞著流出,不見來源,但從水流的方向判斷,顯然引的是那湖水。那水走了一個不規則的彎又自流出,流水繞處,有一塊大石,石上有字。吳籍仔細辨認,那字是一個漢字,他十分熟悉,武當、青城等多處可見,厚重古樸,是一“道”字。

觀那走向,工整精細,是漢簡的寫法,又看筆意間架,吳籍隱隱有熟識之感。

這“道”字刻的很大,下麵又有小字,顯然是落款。蹲下辨認,大吃一驚,那落款中竟然有三字是:“張道齡”。

心下豁然,他看那字跡熟悉,隻因在青城山體內那古陣處望見過道祖的手書,兩下對照,便有熟悉之感。難道這極似漢族古代建築的小廟,和道祖有什麼聯係不成?數千年往事盡歸塵土,難得這地方偏僻,否則就這三個字,出現在藏族的聚集區內,就不知道能引出多少篇專業論文來。

吳籍站起,見旁邊的金霄和丹巴都在詫異的望著自己,不好意思的笑笑,說道:“走吧,我們去見活佛。”

丹巴前行,吳籍金霄隨後緊跟,走了幾步,心下突地一動,感覺到有股精神力量的波動,那力量緊跟三人,似在相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