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縱橫捭闔(8)(3 / 3)

石重義已經對他很是敬服,當下忙道:“王將軍還有什麼妙計,還請道來。”

“大帥,諸位將軍。各位有沒有想過,敵軍明知道短期內攻不下京師,卻仍然以大軍偷偷南下,不顧身後有咱們的大軍,也不害怕身陷重圍,難以回師?”

一個將軍遲穎片刻,便答道:“敵軍統帥是那李天翔,飛龍軍中以善攻聞名。他此次率軍南下,轉戰幾近千裏,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用計巧妙之處,心腸狠辣之處,統軍嚴密之處,都竟似不在那張守仁之下。我看,他們讓這李某領軍南下,一則是看能不能趁勢攻入我京師,一舉滅了我大楚。二來,如果奸計不能得逞,則領軍回師,斷絕我大軍糧道,阻我後援,然後前後夾擊,一舉將我大楚軍中精銳主力,滅亡於此,如此這般,他們兩軍會師,再去攻打京城,則可輕易破城。”

王西平咳了兩聲,答道:“確是如此。不過,他們想的輕鬆,卻未必能如此行事。我大楚養士百年,待士人不薄,境內城池,多不肯投降,打亂的軍人,還會歸於原部。他們越是深入,就越是困難。想斷絕我王朝與京城聯係,殊非易事。是以咱們不必慌張,一則是京師必然得保,二來咱們也一定可以自保。”

石重義急道:“眼下不是說咱們的事,回京勤王要緊!”

“是,我說的正是此事。敵人一計連著一計,很是狠毒。大帥你有沒有想過,我軍突然開拔。全師南回,而京師被圍一事也決計瞞不住人。到時候陣形變動,軍心動搖,我軍原本就不是飛龍軍的對手,好在敵人善攻,我軍善守,相峙於上經,必定無事。若是現下倉促間就拔營南下,隻怕行不過百裏,敵人追隨攻打,我軍必定潰敗四散,難以成軍!”

石重義原本以為他還有什麼妙計可言,此時卻又說出這樣一番言語,令他氣沮。當下呆坐回椅上,良久之後,方問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以末將之見,回救京師也是必然。不若以半數十萬人先回京師,餘部在此與敵相峙。好在這麼多天過來,咱們的營盤也是穩固的很,雖然軍心不穩,敵人要攻過來,也是困難。如此這般,援兵可以回救京師,此地仍然是個相峙的局麵,敵軍不管如何辣手狠毒,咱們隻要穩住了,拖的時間越久,對咱們越是有利。”

石重義尚在思索,其餘諸將便已連聲責難,紛紛道:“京師危急,皇帝陛下有難,王將軍不思全力回救,卻是畏首畏尾,隻願意以半數往救京師,莫不是心裏打定了什麼主意,要向那張某人賣好麼?”

更有人道:“聽說王將軍與逆首張某有著香火情,現下回頭投效,那張某人必定重用,加官進爵,指日可期。”

其實諸人都知道王西平不是貪圖富貴膽小怕事之人,隻是當著此情此景,人心大亂,一語不合各人的心意,便已經吵嚷起來。

王西平眼前這些兵馬使尚且亂成如此,若是消息傳到諸軍時,還不知道亂成什麼模樣。他心中又是著急,又是擔憂,忍不住又中一口鮮血溢出嘴角。

這一回,卻是讓各人看的真切。眾人都知道他是心急國事,被激後方才如此,一時間心裏感愧,便再也不便做聲。

石重義眼見王西平如此,也知道他說的有些道理,全師開拔,軍心不穩之際,雖然人數眾多,但曆史上幾十萬大軍被幾萬人擊敗的事,比比皆是,楚軍雖然精強,但是苦戰這麼多天,也是疲乏之極,加上軍士大多是京城土人,家小俱在,心中憂急,敵人隻要銜尾而追,卻也是當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