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開接連幾次推舉、抓舉、挺舉,都順利地獲得了好成績。
指示牌上的數字又變了——挺舉,133公斤。
觀眾議論紛紛了,人們知道,最輕量級挺舉的世界紀錄是1325公斤!人群中爆發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片刻後,整個大廳又變得安靜了。人們等待著,陳鏡開馬上要向世界紀錄進行挑戰了,他這一舉如果成功,就打破世界紀錄了!由於過分緊張,第一次衝擊失敗了。
陳鏡開很沉著。他活動了一下雙肩、雙腿,而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再次走上舉重台,張開五指量了量杠鈴的杠子,緊抓住杠子後,下蹲……觀眾目不轉睛地望著他,隻見他刹那間就把杠鈴提到了胸前,接著,隨著一個有力的箭步,那杠鈴便高舉過他的頭頂了,陳鏡開麵不改色,接著做動作:收腿、站定。
裁判席上的三盞耀眼的白色燈突然通明,放出了奪目的光彩——它告訴全場觀眾,不,也是在告訴全世界,陳鏡開已順利地舉起了133公斤,他創造了最輕量級挺舉的世界紀錄!
全場掌聲雷動。許多人圍過來,新聞記者攝影機的鎂光燈亮了,無數雙熱情的手伸過來了。祝賀你陳鏡開!你為中華民族創造了第一個體育運動的世界紀錄!
幾位白發蒼蒼的體育界老前輩熱淚奪眶而出,他們簇擁著陳鏡開:
“你是新中國的驕傲!”
“我們多少年來的願望,在你這一舉裏實現了!”
“世界紀錄沒有盡頭,小夥子,再接再勵呀!”
對,要再接再勵!陳鏡開沒有就此止步。
兩年一度的世界青年聯歡節,這一屆,在莫斯科舉行。
陳鏡開創造了世界紀錄之後,在世界各地有種種不同的反應,各國人民向我們熱烈祝賀。但是,也有一些人偏見很深,他們不相信多少年來被人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能創造這樣的奇跡,竟放肆地用冷言冷語攻擊我們,說什麼:誰知道陳鏡開的成績是記者用筆寫出來的呢,還是這位運動員用雙臂舉出來的?
陳鏡開決心在這個國際比賽場上,用事實來回答他們。
莫斯科舉重場上的較量開始了。推舉、抓舉、挺舉齊頭並進。
這一天,陳鏡開偏偏小腿抽筋,他推舉和抓舉的成績都不理想,和蘇聯選手相比,兩項總和,已經落後了15公斤。
蘇聯選手挺舉的成績也不錯。
人們開始為陳鏡開焦慮了。但是陳鏡開自己卻鎮定異常。他活動活動四肢,又揉了揉腰,覺得自己身體情況還好。
拚搏!拚搏!拚搏!他爭奪冠軍的雄心絲毫未減。
陳鏡開即將開始挺舉了。他在上海創造了世界紀錄後,一年來,成績又有了新的提高,最佳成績曾達到過1375公斤。人們希望,他今天能保持這個紀錄。
但是陳鏡開不滿足於隻拿下挺舉冠軍,他的目標是總分第一。他默默地算了算,如果自己挺舉能舉起140公斤,那麼,總成績就是第一名了。但是,以前他從來沒有舉過這麼重的重量呀!
這時候,他一扭頭,發現第一名位置的旗杆下端,已經拴上了蘇聯的國旗。蘇聯人顯然認為總分第一已是穩拿的了。
他們怎麼這樣不尊重人呢!怎麼這樣小看我們中國人呢!陳鏡開被激怒了。
當裁判員問陳鏡開第三次挺舉多少公斤時,陳鏡開咬了咬牙,大聲報道:“一百四十公斤!”
裁判員楞了一下神,以為自己耳朵聽錯了。
陳鏡開又用手比畫了一下,裁判員這才點了點頭。
場上騷亂起來,人們議論紛紛。
有人說:“這個中國人,未免太自不量力了!”
一個外國記者連連搖頭,不停地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陳鏡開決心把不可思議的事變成事實。他走到杠鈴前,舉止沉著,不慌不忙地張開五指量了量杠子,有力地深呼吸,動作處處合乎分寸,隨著跨步分腿,杠鈴忽地就舉過了頭頂,兩條鐵臂牢牢地擎著這140公斤重物,穩穩當當的。最後動作是收腿、站穩,做得利落、得體。運動中的奇跡出現了。輕量級新的世界紀錄產生了。場上頓時卷起旋風般的歡呼聲:“中國!中國!中國!……”
陳鏡開一手捧著鮮花,另一隻手向熱情的觀眾頻頻揮動……
他瞥了一眼身後的旗杆,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已經換上了鮮豔的五星紅旗。
莊嚴的《義勇軍進行曲》奏起來了!五星紅旗——新中國的國旗冉冉上升了!
愛國心再和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隻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奧斯特洛夫斯基
吳玉章晚年的《座右銘》
吳玉章同誌在81歲時,為自己寫了一篇《座右銘》:“我誌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學問而學問無專長,喜語文而語文不成熟。無枚皋之敏捷,有司馬之淹遲。是皆虛心不足,鑽研不深之過,年已八一,寡過未解,東隅已失,桑榆未晚。必須痛改前非,力圖挽救。戒驕戒躁,毋怠毋荒。謹銘。”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我誌向大,才能小,心裏想的雄偉,然而手不靈活,愛好學問但學問方麵沒有專長,喜歡語文但語文也不成熟。沒有枚皋的敏捷才思,隻有如同司馬相如的遲純思想。這都是我虛心求學不夠,鑽研學問不深的過失。現在我已81歲了,想少犯過失而未能達到目的。青春的時光已經消逝,暮年抓緊仍不算晚。必須下決心改正以前的錯誤,努力求得挽救的機會。力戒驕傲,力戒急躁,不要怠惰,不要荒廢。慎重地寫了這篇銘文以牢牢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