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為國爭光的故事(3)(1 / 3)

田家英同誌的再一個特點是忠於真理,剛烈不阿,雖死不渝。文革初期,在一次整理毛主席談話紀要時,田家英同誌基於對國家利益的關切,也出於對姚文元、戚本禹文章評論的一段話,這終於被對田家英早已不滿的江青、陳伯達抓住了“大把柄”,江青給田家英安了一個在當時足以置人於死地的“罪名”,“篡改毛主席著作”!田家英隨即被宣布停職反省,並被勒令搬出中南海。胸無城府的田家英,不會掩飾,不會屈膝,也不會忍耐,他悲憤之下以死相抗,在中南海他的住處“喜福堂”自縊而死,年僅44歲。英年早逝,正值生命之花茂盛之時,死時留下遺言:“相信黨會把問題搞清楚,相信不會冤沉海底”。並把心愛的手表從腕上取下,留給妻子。繼鄧拓之後,田家英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個屈死者。

曆史是公正的,1980年,即田家英含冤離世的14年,中共中央在八寶山公墓禮堂隆重舉行田家英同誌的追悼會。悼詞熱情稱頌了田家英的品格和業績:

幾十年的實際行動證明,田家英同誌確實是一個誠實的人,正派的人,有革命骨氣的人。他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他很少隨聲附和,很少講違心話……

誠信猶如一顆青澀的果,你咬一口,雖然很苦,卻回味無窮,倘若你將它丟棄,便會終身遺憾!

彭德懷嚴於律己

彭德懷不僅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過重大貢獻,而且他一生胸懷坦蕩,一身正氣,在日常生活中也處處嚴於律己。

一次,彭德懷到大連視察。當地的地方領導為了表示對他的敬意,特地設宴招待。彭德懷來到餐廳,看到一個大園桌上擺著三四十個菜,心中很不高興,他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

“我們國家現在還很窮,經濟建設需要資金,人民生活還有很多困難,有的老百姓連肚皮都填不飽。我們是共產黨的幹部,人民共和國軍隊的領導人,象這樣大吃大喝,怎麼向人民交待?”

還有一次,彭德懷到某軍視察,軍領導見首長難得下來,特地吩咐炊事員做了十幾道菜,並解釋說:

“這菜都是部隊戰士生產的,連隊也能吃上這些東西。”

彭德懷有些不信,便叫人召集附近連以上幹部來到餐廳,他指著桌上的飯菜問:

“你們連隊是不是也吃得這麼好?”

連隊幹部一見這場麵,就明白了八九成,隻好說實話,同時又解釋說:

“連隊吃的沒這麼好,給首長加幾個菜,我們沒意見。”

這一解釋,把彭德懷激怒了,他向軍領導反問道:

“難道領導就要吃得好,首長就應該加菜?我們共產黨的傳統,不是首長就要吃好,而且要帶頭吃苦。你們為什麼總是想著領導,為什麼不多想想老百姓?”

在場的連以上幹部聽了這一番話,心裏熱呼呼的,對彭德懷更加敬重。軍領導隻好叫炊事員把多加的菜撤下去了。這時,彭德懷看看大家,會心地笑了,並招呼大家入席。

彭德懷是毛澤東主席親自授銜的十位元帥之一。在戰爭年代,毛主席親切地稱他為“彭大將軍”。但他曆來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時時處處都十分謙虛謹慎。

1949年10月1日烏魯木齊數萬名各族人民湧上街頭,歡慶解放。在沸騰的人海中,許多人帶著領袖人物的畫像,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還有彭德懷的。人們不時地高呼“萬歲!”“萬歲”的口號,無數群眾興高彩烈地一遍遍跟著呼應。

當時,和群眾一起歡慶解放的彭德懷看到這番情景眉頭不由皺了起來。他想,現在勝利了,更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萬歲”的口號首先應還給人民,還給祖國,還給共產黨!勝利是黨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

當一排巨幅畫像被眾人抬著走過來時,他突然迎麵走了上去,微笑著說:

“我這模樣長得不好,難為畫家了。還是扯下來,不要抬著它過市了!”說著,他伸手將畫像扯下來,撕了。

在場的人們不明白怎麼回事,一下子全都用驚異的目光看著他,有的立時表現出怒氣。他知道,有好多群眾並不認識他,說不定還以為他是一個混進來的壞分子呢!於是他便高聲地對大家說:

“同誌們,同胞們!我就是這畫像上的人,我是彭德懷!不要抬我的畫像嘛,應舉起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畫像,還有我們的紅旗!”

解放後的1957年10月,湖南省平江縣第一中學給彭德懷寫了封信。信中內容大意是:他們學校的校址是平江縣嶽書院,正是當年彭德懷舉行平江起義的地方。要請彭德懷抽暇時為他們寫寫平江起義經過和英勇戰鬥的事跡,作為他們布置平江起義紀念室的資料。

當年在彭德懷身邊工作的孟雲增,看到這封信後,心想:這回可要請彭德懷好好講講平江起義的經過了。一天,當他見彭德懷把主要文件批閱完後,便拿出這封信,又帶上了鋼筆和筆記本,來到彭德懷辦公室,湊到彭德懷麵前說:

“彭老總,這是平江一中給你的來信。”

彭德懷伸手接過信認真地看起來。看著看著,嘴裏自言自語地說:“又是要材料,作紀念,我有什麼好紀念的。”孟雲增見他不想寫,便說:

“彭老總,這可是學校寫來的信,它關係到對下一代進行傳統教育,應該對他們說一說。”

彭德懷卻把臉一沉,嚴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