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及時和關鍵人物溝通
有些人往往隻注意壓力的征兆,卻忽略導致壓力的原因,而且在尚未排除壓力產生的內在原因之前,壓力雖然可以暫時的緩解,但卻隻是治標不治本,並可能會導致更糟的結果。與其注意壓力的征兆,不如把這個征兆當作線索,去試圖找出產生壓力的原因並加以矯正。
如果你的壓力是來自別人,就要讓那些造成你壓力來源的人知道你的感受。假如你覺得老師布置在課外作業太多、太難,不妨找時間和老師溝通一下,以確定究竟是該自己提高技能,還是老師適當減少一些作業。
5.積極接納現狀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盡量在你使得上勁的地方下功夫,努力尋找改善現狀的契機。接受你無法施展影響力的事實,並不表示你得放棄希望,它意味著你可將精力轉移到別的地方而有不同的轉變。
下麵是幾點可以使你改變心情,渡過難關:
(1)提醒自己這種令人不快的情境,都會事過境遷。
(2)了解並接受壓力的事實,但不要被任何負麵的情緒打倒。
(3)專心於有益達到你短期或長期目標的工作上。
(4)對別人的敵意及粗魯態度不要太敏感,那是他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5)靠自己的力量來渡過難關,天助自助者。
(6)吃一頓豐盛晚餐、看一場電影、休個假、買個小禮物來獎勵自己,能讓你精神為之一振。
培養有助於快樂生活的個人品質和性格
我們每天都希望快樂,我們在渴望快樂、在追求快樂,可是,快樂到底是什麼呢?
哈佛大學的講師塔勒·本一沙哈爾指出:快樂是固定的;而且很難去發現,也很難去增加。我們所掌控的環境(就業、教育、金錢)隻能體現我們大概10%~15%的“主觀幸福感”,然後,科技水平決定了我們對生活好壞程度的評價。快樂很大程度上和個人品質與性格有關;命運的痛苦或得意對我們的感受是無法造成很大差別的。
年輕、漂亮以及財富可能會讓你很享受,但它們並不會一直讓你很開心。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去支付中產階層的生活樂趣,擁有更多的財富其實並不會提起你的興趣。中產階層的人經常有更多更好的空閑時間,他們能夠做更充足的運動,參加更多的社團,擁有更多假期和有更多的社會活動,所有的這些在空閑時間的習慣讓他們更加開心。
我們可以預測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啟動快樂情緒的事:聽音樂,談戀愛,旅遊等等。尋找資金,呆在陽光充足的房間,看一場有趣的電影,喝少量的酒,……等等,這些都可以使你感覺愉快,但這種愉快不會持續很久。
如果你決定把這10%~15%的主觀幸福感提高到你想要的水平,那麼,下列清單會給你一些提示。每個清單都是在多重研究的基礎上列出的:提高你的社交技巧、結婚(自願的)或者至少(跟一個人)住在一起、追求有意義的目標並且在過程中享受快樂、提高自己感受幸福的能力、在小事上享受快樂、經常為小事感到滿意,比一次很開心的狀態更能影響我們的幸福感。
下麵是塔勒·本一沙哈爾提出的快樂的真麵目。
1.美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麗的外表讓你贏得聲望,擴寬你事業的道路,也同時會讓你有好的心情。但是美麗本身並沒有多大作用。
2.金錢
當你貧窮的時候,才會感到金錢的重要。但是當你每年賺取的金錢數量達到4萬美元這樣的極限時,再多都不會讓你感到更開心了。盡管如此,相互攀比仍然是影響著你的心情狀態:不論你賺多少錢,隻要比你的鄰居多就足以令你開心了。
3.年輕
年輕人比老年人對倒黴的事和糟糕的情緒更敏感。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似乎更傾向於往好的方麵看,無視越來越脆弱的健康狀態以及經濟狀況,這也許是因為我們更接近於我們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