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注重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3)(3 / 3)

二是不願尋求幫助。美國所有大學都設立專門機構,為學生提供幫助。很多學生一遇到麻煩,就非常果斷地找到教授、指導教師、宿舍管理員尋求幫助。可某些學生就是不肯這樣做。他們遇到問題,從不主動去找指導之師,這樣,別人就很難為他提供幫助。

因此,哈佛大學的老師常常鼓勵學生們要充分利用大學的社團,尤其要深入參與至少一項課外活動。需要掙錢的話,就去打工;也可以參加體育運動、誌願者服務之類的集體活動。

哈佛半數以上的本科生都在課餘時間打工賺錢,不論哪個專業。他們的工作門類各種各樣。最常見的是行政、文書工作,其次是研究分析或數據分析。女生更傾向於選擇文書工作;男生更願意從事管理工作。他們每周通常工作7~12個小時。

從事計算機運算和科技工作的學生人數穩步上升,他們不僅賺了錢,也增加了不少知識。將近一半的學生在開發新技術,或者研究現有技術的新應用,或者幫助大學裏其他人將技術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發現,打工與學業成績之間無顯著聯係。不論打工與否,成績分布情況都大同小異。即使那些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的學生,其學術成績也不比別人差。至於工作量的多少,以及工作的靈活程度與成績分布情況都沒什麼關係。總之,打工這項課外活動與學術成績之間相關不大,並且學生們是否打工,也不會影響他們對大學生活的整體滿意程度,對課程質量的評價,以及對課程難度的整體滿意程度。此外,學生是否打工,與其交友情況和對哈佛浪漫氣氛的滿意程度,都沒什麼聯係。

當學生們講述在打工經曆中獲得的樂趣時,有兩項調查結果十分明顯。首先,那些視打工經曆為大學生活組成部分的學生,工作時間越長心情就越愉快;其次,75%的打工學生認為這段經曆提高了他們對大學生活的滿意度,隻有6%的人持相反的觀點。女生與男生相比,更認同第一種看法。在哈佛,除了打工以及校際運動比賽之外的其他課外活動,本科生的參加率為80%。女生參加率為86%,男生參加率為76%。這10%的差異在於男生參加校際體育運動比女生多。不過,近年來,這種差異在縮小,參與校際體育運動的女生也在逐年增加。

誌願者工作也是一項很典型的課外活動。懷著“享受幫助他人的快樂”、“回報社會”、“美化世界”的願望,每個學期都會有25%的本科生加入誌願者行列,65%的學生大學期間都要不定期地參加此類活動,誌願者以女生、高年級學生居多。即使那些打工的學生,也會千方百計地抽出時間去做誌願者,而且他們參加活動的次數比那些不打工的學生還要頻繁。

大學生誌願者一般每周工作5小時左右。誌願者活動與學術成績之間也無顯著相關。

在所有的課外活動中,隻有校際體育運動與學業上的低分有關。哈佛大學體育隊裏的學生,成績低於整體平均水平,其他大學的情況也大概相同。這種局麵是由於他們用在體育運動和功課上的時間比例造成的。不過有一點令人安慰,校體育隊的學生雖然成績低於平均水平,但就整體而言,他們是大學校園裏最快樂的一群人,他們到哪裏都有朋友,而且他們覺得自己和哈佛大學的感情最深厚。

此外,藝術活動在許多大學都相當受歡迎。許多本科生都投人到一項以上的藝術活動中,並且人數驟增,遠遠超出體育活動和政治活動。

如果將音樂、合唱團、弦樂團、室內音樂、舞蹈及戲劇編劇都列人藝術活動的範疇,哈佛近一半的學生在校期間都參加了這些活動。如果把音樂、戲劇、舞蹈方麵的編劇和導演以及其他技術方麵的工作也考慮在內,這個比例將超出一半。

一位哈佛大學的女學生這樣介紹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她在上大學前經常跳芭蕾舞。到了哈佛之後,她決定主修生物化學專業,同時參加大學芭蕾舞蹈團。她想繼續跳舞,繼續表演。但是她發現自己患了一種類似應力性骨折的輕傷——這並不奇怪,其他女舞蹈演員也常常有類似情況——但是,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