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注重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4)(2 / 3)

很多學生認為通過參加藝術團體的活動,特別是表演活動,也認識了自己,包括個人的長處、弱點和興趣。一個用功讀書的學生,會了解物理、曆史、經濟、文學方麵的很多知識,但他未必能了解自己。然而,了解自我又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活動將為了解自我提供獨一無二的重要機會。因此,在大學裏,將個人的藝術興趣和緊張的課業結合起來,非常必要。

要能廣泛而深入地掌握與自身發展有關的各種知識唐納德·托馬斯·裏甘雖然家境貧寒,但他憑自身的才學獲得了一筆獎學金,有機會進入貴族學府哈佛大學深造。1940年,他在哈佛大學畢業,得到文學士學位。雖然他在這所大學的主修科是英語,但由於他和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是同學,因而對家財億萬的肯尼迪家族無限羨慕,遂產生了邊讀書、邊生財的念頭。他通過組織學生旅行團的辦法,在1940年哈佛大學畢業之前,淨賺了5幹多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哈佛大學畢業之前,裏甘就已經有了離開校門之後經商的打算,他知道,要想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必要的條件之一是具備法律知識。因此,他在哈佛大學畢業之後,又進入哈佛法學院進修,但僅讀了兩個月,就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前退學,投入美國海軍陸戰隊。

1942年,他被美國軍部遣派到太平洋戰區。在關島和衝繩島率領軍隊作戰後,被調回美國,擔任北卡羅來納州拉朱尼軍營後備軍官學校的主持人,隨後被提升為中校,然後在1946年退伍。

裏甘於1946年複員回家時,已是兩個兒女的父親了。為了養家,他沒有回哈佛法學院去攻讀法律,而是在同年進入華爾街一家投資公司一一著名的梅裏爾·林奇公司工作。

他把職業與愛好融合在一起,在梅裏爾·林奇公司的職位步步高升。

本人的努力,加上和這家公司創辦人之一查爾斯·梅裏爾的友情,他在這家公司裏青雲直上,在短短8年時間裏,從一名受雇的股票經紀人,搖身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1968年,他登上了這家公司的總裁寶座。

從1971~1981年,他在裏根政府中擔任財政部長。後來,他又升遷至白宮辦公廳主任。

難怪人們都認為哈佛大學是一個能讓所有“金子”發出光的地方,在那裏畢業的學生仿佛有著一種神奇的能力和力量。作為一名哈佛人,裏甘用自己的輝煌,證明了哈佛熠熠生輝、永恒不泯的信條:“為增長智慧走進來,為更好地為祖國和同胞服務走出去。”

哈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會精英,用知識和智慧創造的大量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為人類所共享。然而,哈佛的輝煌成功,絕非來自傳統與歲月的榮光,而是來自哈佛人一代代的努力與拚搏,裏甘秉承哈佛勵精圖治、追求真理的精神,懷抱自己居安思危、執著自信的人生信條,馳騁於他的財經仕途中,為哈佛學子樹立了較好的榜樣。

裏甘非常欣賞這樣一句名言:“想做一個稱職的企業家,必須養成終身好學的習慣,不斷進取,永不知足。隻有不斷改進思維,更新知識,才能不斷增長才幹。”一個人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可以用“博”和“專”兩個字來概括。企業家的知識麵要寬,博學多才,因為企業經營活動是一個龐大係統,牽涉的關係麵很多。教授企業家是博和專的典型身份,他們創辦一些體現和運用科研成果的企業,對科研開發很有好處。這是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把科技成果用於生產中去的方針政策上的大課題,也是解決企業家知識技能“博”和“專”的大課題。

裏甘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喜歡用知識武裝自己;他的知識淵博,而又善於分析;他強調知識在社會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他還善於思索,他常喜歡用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法問自己: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你現在在做些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做?這便是他常常檢驗自己的法寶,他用“簡單問題”的方式來達到他學以致用的目的。

他具有廣博的與證券經紀有關的知識,諸如有多少種類的證券及其利弊,各證券間如何買賣兌換,能反映股票價格升降趨勢的“價格指數”等都有深入透徹地研究;較好的法學知識又是他從事證券經濟必不可少的;金融學(包括銀行學)方麵的知識也較為廣博豐富,這些知識是構成他在股票市場中吒吒風雲的一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