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注重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6)(2 / 3)

(9)看著前方2.5~3米外的一個小點,全神注視著它,自然眨眼,不要讓眼睛太過緊張,一邊注視一邊數50下,讓思想完全專注於這一意念:“我在運用意誌力!我在迫使意誌進入眼中。”

像上麵的練習一樣,重複這一練習10天,其間作適當休息,每天在默數時都將計數延長20下,也就是,第一天50下,第二天70下,第三天90下,依次類推。

每天都重複這一練習,堅持數月,這樣做是值得的。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觀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努力把雙手訓練得更靈活

我們常常會說“心靈手巧”,聰明的人總是有一雙靈巧的手。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教育家托馬斯·赫胥黎說:“在這30年裏的任何時候,我都是以手來進行工作的人——一個手工業者。每當我把意誌貫注於雙手時,解剖一隻螳螂的神經係統對我來說是件駕輕就熟的事情。”

行為科學的先驅者和工業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哈佛大學教授雨果.芒斯特伯格指出,身體是思想體現的渠道,手,是人思想最重要的執行者。工藝、發明、自然科學、藝術,都在思維的指引下充分展示了手的偉大。對於水道挖掘工人而言,它或許隻是一雙手而已;而對於畫家以及雕刻家,它卻是體現創造力最重要的工具。

對手的訓練總是會反作用於思想的成長。這種訓練會成為精神培養和意誌發展的媒介。無論是誰,隻要把他的雙手加以訓練,就必定會在其雙手中充滿智慧的力量。

芒斯特伯格教授指出,按照以下練習加以悉心的培養,你的手會越來越靈活,頭腦也會越來越發達。

(1)認真觀察雙手,熟悉它們,注意它們的特征,在觀察時要聚精會神,全神貫注,以至於一閉上雙眼你就能想起它們的樣子。

①保持右手手指放鬆,除拇指外,其餘四指慢慢地向手心合攏,直至它們碰到手心,再以同樣方式回到原來的位置,重複這一動作6次。

②連同拇指以同樣的方式合攏手指,直至最後拇指置於其餘的四指之下,重複6次。

③令肌肉用勁,以同樣方式進行上麵的練習,重複這一動作6次。

④手掌伸展打開,五指合攏,緩慢地張開四指和拇指,又慢慢地合攏直至手指相互接觸。重複這一動作6次。

以同樣方式用左手進行上麵的所有的練習,重複這一動作6次。

每天練習,共10天,其間適當休息兩天。

(2)以舊掃帚鋸下15厘米長的把手作為練習之用。筆直站立,吸氣,右手向前伸直至一臂長的地方,抓住這根木棍,然後緩慢地用力握緊木棍,要由輕而重、逐漸增加力度直至最大限度。重複這一動作6次。

①右手向右側伸直,重複上麵的動作6次。

②右手舉置於右肩膀上方,重複同樣的動作6次。

③右手下垂於右側,重複同樣的動作6次。

④右手向右後方伸直至最大幅度,重複同樣動作6次。

以左手進行同樣的練習,方式與右手一樣,遵照上麵的規則。

左手和右手可以輪流進行。比如,先用右手做整套練習,然後是左手,一共做12次。同樣,也可以每一個動作先用右手進行練習,再用左手做12次。

記住,在每一個動作中,都必須令肺部吸滿氣。而且在練習中應經常進行短暫的休息。同時最重要的,是思想中必須保持強烈的充滿意誌的感覺。

每天練習,堅持10天,其間適當休息兩天。

(3)取來一個能稱10公斤的彈簧秤。把掃帚的把手插入其環中。在桌子上釘一個釘子,離桌子邊緣剛好有彈簧秤長度的距離,並且使得彈簧秤足以讓手可以抓住秤環中的木頭,同時能以拇指鉤住桌子邊緣下方並握緊。用彈簧秤的秤鉤鉤住釘子,右手四指握住木把,拇指置於桌子邊緣下方,然後僅僅通過4個手指的運動(不要用手臂拉),盡可能地拉開彈簧秤。彈簧秤的秤鉤必須鉤住離桌子邊緣足夠遠的釘子上,以防四指在拉動彈簧秤時會碰到掌心。

重複上述動作,並稍作休息,重複6次。

每天記錄拉開的彈簧秤所顯示的磅數,所占長度的比例,注明是右手,保存好。

以左手重複上述動作,重複6次。

每天堅持,練習10天,其間適當休息。在第10天的時候,對比所做的記錄並注意取得的進步。